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食材知识 > 如何食用鸭肉

如何食用鸭肉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如何食用鸭肉

  鸭肉性寒、味甘、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那你知道如何食用鸭肉吗?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如何食用鸭肉

  1、四神鸭汤

  材料:老鸭:1只、云苓(白茯苓):15克、芡实:20克、莲子:20克、干淮山:20克、水:8碗、姜:3片、3-4人份。

  做法:

  a、洗净宰好的老鸭,斩块,汆水捞起;

  b、药材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

  c、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2、青鸭羹

  材料:青头鸭1只,草果1枚,赤小豆250克,食盐、葱白各适量。

  做法:

  a、将鸭宰杀,洗净;赤小豆淘洗干净后与草果一并塞入鸭腹内,将鸭放在沙锅内,加清水高出鸭身。

  b、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3小时左右。将熟时加食盐和葱白,烧至鸭肉熟烂后停火。空腹食用,吃鸭喝汤。

  3、鸭肉海参汤

  材料:鸭肉200克,海参5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a、将鸭宰杀,清水漂洗两次,取鸭肉切片。

  b、海参泡发胀透,切片。鸭肉和海参一并放在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2小时左右,注意加水,防止烧干。待鸭肉熟烂后停火。加食盐和味精调味。当点心或佐餐食用。

  4、鸭粥

  材料:青头鸭雄鸭肉100克,粳米100克,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

  a、将鸭宰杀、洗净后,取鸭肉切细煮烂备用。

  b、粳米淘净,放在锅内,投人鸭肉、葱白和食盐,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为度。早晚餐温热食用,以7日为互个疗程。

  鸭肉的功效

  1、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等功效;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

  2、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3、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4、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尿病。

  鸭肉的食疗价值

  鸭科动物家鸭的肉。家鸭又称鹜、家凫、舒凫。有北京鸭、金定鸭、高邮鸭等优良品种。我国各地均有饲养。杀鸭,去毛、脚的外皮及肠杂,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咸,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利水。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和维生素B1、B2。

  [用途]用于虚劳骨蒸发热,咳嗽痰少,咽喉干燥;血虚或阴虚阳亢,头晕头痛;水肿,小便不利等。

  [用法]煮汤,入菜肴等。

  [附方]

  1、白凤汤:活白鸭1只,大枣肉120g,参苓平胃散60g(纱布包定),黄酒500g。先用适量黄酒烫温、将鸭颈割开,使血滴酒中,搅匀饮用。再捋去鸭毛,于肋边开孔,取去肠杂,拭干,然后将大枣、参苓平胃散填入鸭腹,用线扎定,置砂锅内,加水和酒适量(酒分3次添入),以小火煨炖至烂熟,除去中药,饮汤,食鸭和大枣。

  源于《十药神书》。本方取鸭血和鸭肉两部分用。饮以鸭血“直入肺经,润补其肺”。另用鸭肉同药煨熟食,作用是多方面的:鸭肉补阴清虚热,大枣益脾养血,参苓平胃散补气健脾胃。共呈补脾益肺,补阴清热之效。用于虚劳发热、咳嗽咯血而脾胃虚弱,少食羸瘦的病人。

  方中参苓平胃散出自《张氏医通》,由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入人参、茯苓而成。

  2、老鸭鸡肉汤:老鸭1只,母鸡1只(或各半),取肉切块,加水适量,以小火炖至烂熟,加盐少许调味服食。

  源于《滇南本草》。老鸭、母鸡肉皆善于益血补虚,故配合应用。用于产后失血过多,眩晕心悸或血虚所致的头昏头痛。


看过“如何食用鸭肉”的人还看了:

1.3种好吃的鸭肉做法

2.焖鸭肉怎么做好吃

3.鸭肉怎么做好吃又有营养价值

4.鸭肉怎么炒好吃

5.怎样焖鸭肉好吃

344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