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知己知彼的典故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那么你知道知己知彼的典故吗?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知己知彼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知己知彼的典故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卿,齐国人。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读了孙武的兵书以后,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很赞赏,便任孙武为将,带领吴军攻破了楚国。孙武积极主张改革图强。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越的见解。如《计篇》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他还指出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强调在战略战术上应该“奇正相生”,灵活运用,指挥者应根据敌军形势的变化巧妙决策,以取得胜利。《谋攻篇》里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的大意是说:熟悉自己又熟悉对方的情况,身经百战却不会失败;不熟悉对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况,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对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况,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败。由于上述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语被广为运用。只有对主、客观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包括作战在内,人们办一切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知己知彼解析

  [释义]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语出]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

  [近义]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如数家珍 自知之明

  [反义] 心中无数 不得要领 不甚了了 一知半解 雾里看花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军事;也用于其他工作。常跟“百战百胜”或“百战不殆”连用。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与“了如指掌”有别:~侧重于形容了解双方;“了如指掌”侧重于形容了解一方。

  [例句] 在战争中;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英译] know yourself as well as the enemy

  知己知彼造句

  1、谈判是很奥妙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否则你就会丢尽颜面,一败涂地。

  2、专家建议那些掌管一方国计民生的父母官,凡事要量力而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4、说实在的,“知己知彼”很可能是《孙子兵法》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最常被引用。

  5、建议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企业“知己知彼、诚实守信”。

  6、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要更好地防治木马,首先要深入瞭解木马程式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7、职业规划的第二个环节是评估职业机会,加上第一个环节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

  8、了解对手的特点、长处,在比赛时就会有所侧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者也。

  9、候选人中谁能做到知己知彼,谁就抢占了赢得竞选的先机。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1、谈判者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谈判中不为对方所任意操纵。

  12、邓布利多决定传授给哈利,他所知道的有关伏地魔的所有事情,谓之知己知彼。

  13、投资房产,想靠收租金“一劳永逸”地过上幸福生活,光有钱和胆子还不够,必须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14、在战争中,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15、中国加入GPA谈判中政府采购实体的确定应注意研究其他成员实体清单,做到知己知彼。

  16、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两战全取六分并非奢望,关键是赛前做到知己知彼。

  17、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18、高一,高二,高考中的历届难题和常题。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

  19、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20、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学习,地产人士们在芙蓉姐姐的身上是不是也多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1、知己知彼,才能不会白买。

  22、通过对主要市场竞争者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知己知彼,制定更有效的竞争战略。

  23、在谈判中知己知彼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只会在人前出丑,输得一败涂地。

猜你喜欢:

1.知己知彼的历史典故介绍

2.知己知彼的成语典故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典故

4.知人善任典故

5.知人善任的典故

知己知彼的典故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那么你知道知己知彼的典故吗?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知己知彼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知己知彼的典故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凿壁偷光的典故

下一篇:知足常乐典故

精选文章

  • 凿壁偷光的典故
    凿壁偷光的典故

    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那么大家对凿

  • 运筹帷幄的典故
    运筹帷幄的典故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

  • 引狼入室典故
    引狼入室典故

    引狼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lng r sh,意思是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引狼入室典故相关

  • 驿寄梅花典故
    驿寄梅花典故

    驿寄梅花意为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驿寄梅花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驿寄梅花典故 北魏陆凯《赠

2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