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篇二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观念、联系生活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体验、情感教育实施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学习体验;联系生活;教育实施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些都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正确。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到底是怎样失去的呢?其原因就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等,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探讨的好奇心,题海战术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多数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现阶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老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能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有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必须的,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浅谈如下几点: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知识面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望。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为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为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佳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激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

  1+2=1+2+4=1+2+4+6=1+2+4+6+8=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它们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要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提高创新能力,开放题的教学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与否,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也许不一样,从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怎样的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一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层次教学,开展有效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为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相应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将创新的教材、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位。


看过“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的人还看了:

1.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2.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论文

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

4.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5.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2)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篇二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观念、联系生活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小学书写教育论文
    小学书写教育论文

    书写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它是文字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书写

  • 小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小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开展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问题

  •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小学教师通过自身掌握的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并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提供指导和帮助。下面

  •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在小学教育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数学教

2945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