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法学论文>法学理论> 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

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

  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风险,包括企业管理人员违法犯罪风险、合同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企业侵权纠纷法律风险和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等。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篇1

  浅析发电企业法律风险

  摘 要 在能源竞争日益剧烈的21世纪,发电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多,发电企业若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要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本文尝试从发电企业法律风险的类型、成因及防护对策三方面对发电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发电企业 法律风险 防范对策

  21世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国家法制建设也日益完善,在这个形势下,发电企业逐渐转向依法自主经营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经济风险,而最终这些经济风险都最终归纳为法律风险。

  一、发电企业法律风险的类型

  发电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发电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发电企业内部及其相关者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引起发电企业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现将发电企业法律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一)合同方面的法律风险

  合同纠纷是发电企业主要的法律风险。一般来说,主要是经济合同违约纠纷,大多数发电企业只是注意到合同约定的义务及索赔的问题,而忽视了前合同义务及后合同义务,因此导致纠纷的事件不在少数。而发电企业中的物资采购和销售过程中又存在行业准入、价格政策、合同履行等方面的制约。更有个别发电企业未形成合同管理标准制度的现象,那经济合同法律顾问审核制度更是无从谈起。

  (二)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风险

  一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等情况而引发的争议;二是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工伤等而引发的争议;三是履行劳动合同中引发的争议;四是因劳动争议涉及商业秘密和不正当竞争等而引发的争议;五是由于发电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政企不分,当时的用工关系与行政事业单位近似,加之农电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原因,形成诸多历史性遗留问题等等。

  (三)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风险

  发电企业在初期基建期,往往是法律风险潜伏期。一是与项目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建筑法、劳动保护法、税法、环境保护法等对工程项目所形成的影响;二是与项目有关的税收、土地政策、银行贷款政策等方面对工程带来的影响;三是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前置条件等带来的法律和政策风险;四是工程费用结算、设备材料供应等程序性问题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

  (四)外力破坏事故方面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外力破坏事故逐年增加,如盗窃电力电缆等,尽管外力破坏事故责任不在发电企业,但如果应急处理不当或因设备缺陷等原因而引发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发电企业和相关人员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

  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增长,发电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资金不足的状况时有发生,更有发电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面对资金问题,各个公司采取了不同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股东追加投资,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等。而每种融资方式都存在法律风险,比如说如果股东追加投资或吸收新股东增资扩股,会遇到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调整,利益分配的约定等法律问题。

  法律风险的成因和类型属于多元化的,只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防范于未然,增强针对性和预见性,就能有效防范发电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各类法律风险。

  二、发电企业法律风险存在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发电企业法律风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目前发电企业在法律风险形成的原因大抵有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发电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行使了很多电力行政管理的职能,这些职能就弱化了一般发电企业所应该履行的民事义务的意识和能力。而目前很多的电力法规都是电力行业立法,而并非人大立法,因此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会混淆了发电企业的行政管理和民事行为的轻重,法律风险由此形成。

  (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目前的发电企业虽然在管理方面已经很规范,但是还是会存在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情况,而现在发电企业制度上的不健全及监管不力都会为其带来经济风险,这就可能会导致一些国有资产流失罪、单位犯罪、工程重大事故罪等法律风险的发生。

  (三)合同管理不重视

  目前发电企业的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合同的过程管理不完善使合同履行中存在风险;三是公司领导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员;四是合同未经法律专责进行审核,导致签订错误的合同,法律风险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四)法律意识淡薄

  发电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主要是发电企业领导干部对法律风险防范认识不足,这是由发电企业过去的管理模式及思考方式所引起的。发电企业过去多年政企合一的固有管理模式导致一些管理者忽略法律的重要性,而领导者的忽视又使得企业内部的法律专责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法律的本职责任,也使得企业其他人员忽略了法律的重要性。

  (五)涉及领域广

  由于发电企业属于因其自身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垄断性行业,因此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必将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极易引发索赔、劳动争议纠纷等涉诉涉法事件。

  (六)管理难度大

  由于发电企业设施分散,保护难度大,公司资产必将成为不法侵害的重点对象。偷盗及破环电力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还将严重打破和扰乱电力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七)恶意索赔多   由于发电企业给公众的印象普遍是经济效益好、支付能力强的单位,因而成为一些不法人员滥用民事权利,恶意索赔的对象。如在修建发电厂、架设电力线路中的土地征用补偿上,一些人在接受补偿若干年后,仍想尽办法企图再获取补偿;还有一些人采用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或恶意扩大损失的手段,通过恶意诉讼向发电企业索取赔偿等行为均时有发生。

  三、发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发电企业法律风险的类型和成因,笔者提出了几点防范对策,包括:

  (一)完善发电企业法律法规

  发电企业要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弱点积极完善法律法规,消除发电企业的法律风险。将发电企业的法律法规逐渐由原电力行业立法变更为人大立法,提高其权威性,推动落实政企分开的电力行业法律、法规的发展。

  (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发电企业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为了将法律风险由事中化解、事后补救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法律风险防范多元化。发电企业的法律风险涉及到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全方面多元化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可以有效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来防范未知法律风险。二是法律风险防范规范化。发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要通过各项管理制度来制定,通过规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来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三是法律风险防范动态化。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发电企业要随着外部环境及本身的业务范围不断对公司整体或转向法律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进行整改或加强防范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确实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三)强化企业人员法律风险意识

  发电企业在构建防范法律风险体系过程中,要把增强企业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放在首位。首先要增强发电企业领导者的法律意识,要建立健全发电企业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和法律知识考核制度,不断进行法律培训,以便发电企业的领导者更加清楚了解发电企业的法律风险,为企业领导者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充分考虑到法律风险的因素。

  (四)规范合同管理流程

  能否把企业合同管理好,关系到发电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发电企业要规范合同管理流程,实现合同管理标准化。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经营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并按制度执行,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员对业务合同进行管理,并对合同管理员进行法律培训。进一步明确合同经办部门及合同管理员的职责、权限及应当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合同审查会签的质量,保障合同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发电企业要建立起法律顾问制度,因为法律顾问制度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它能够很好的帮助发电企业更好的实现现代化管理。发电企业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包括企业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法律顾问组织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三方面,它即可以为发电企业提供法律风险服务,又对维护电力生产秩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主要表现在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熟悉电力行业的法律专业人才来从事发电企业的内部法律服务,参与到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发电企业经营者塑造一个良好的法律顾问活动的空间和环境;需要制定若干的相关制度来支撑法律人才的法律行为。

  (六)充分利用外界法律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复杂的外部法律环境,发电企业的法律风险逐渐呈现出多样性,仅依靠公司的法律专责还不够,这就需要引进更加专业的外界法律资源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发电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化解潜在的法律风险。聘请法律事务所作为外界法律资源,不仅缓解了发电企业法律人才短缺的现状,并且可以为发电企业的司法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发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与否息息相关,发电企业在面临法律风险的时候要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企业的不同情况不断提高领导者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来处理纠纷,逐步将法律风险由事中化解、事后补救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最终保障发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骆明.目标与手段:深化改革在思考.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10).

  [2]杨国兵,蒋宇冰,方圆园.建章立制、曲突徒新——发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12).

  [3]赵煜.电力企业现代管理.中国电力教育.2010(3).

  [4]赵维霞.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现状浅析.中国电力教育.2010(7).

  [5]马仕海,杨志辉,高阳,张海燕.浅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下页带来更多的企业法律风险方面的论文

33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