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关于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集锦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能帮到你。

  医学生就业意识调查及就业指导研究

  【Abstract】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in-

  vestig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and ana-

  lyzes in detail the status quo of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on follow-

  ing aspect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expectation and job hunting, etc. Aimed at the main body of job-hunting undergraduates, it puts for-

  ward a thorough employment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five-year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guidance.

  一、基本情况

  本调查于2010年6月至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随机抽取的15个本科班及口腔学院随机抽取的1个本科班,其中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口腔医学1个,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1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15份,有效回收问卷9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2%。(调查问卷见附录)

  二、调查结果

  本次主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以及求职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过调查显示,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大,但是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较为清晰目标的受访者仅为40%左右。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很好的解决受访者目标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如表一所示,有将近60%的受访者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简单的规划,还有将近2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怎样规划甚至根本没做过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认真规划的受访者仅为10%左右。尽管如此,受访者所表达出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度是非常大的。

  在受访者自主获得职业知识指导的各种渠道中,60%的受访者是通过父母的影响来获得职业知识,有25%左右的受访者的职业指导知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而最为理想的职业指导知识来源渠道――学校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及就业相关协会仅占到了17%左右。同时,受访者在选择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上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多样性,较为集中的选择项是面对面咨询和知识讲座。

  (二)就业期望

  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希望获得的就业岗位、就业地区以及薪水标准等的综合体现。就业期望值是指理想的职位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否能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

  如表二所示,有将近80%的受访者能够认识到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的事实,这说明在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大多数受访者已趋于理性。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却仍有60%左右的受访者觉得医学院校毕业生属于社会分子的精英层面。当然,受访者尊重医学这个职业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若惯性的认为医学院校毕业生也属于社会的精英层面,这势必会对受访者在择业观念方面产生不健康的影响,造成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受访者在择业观念的选择上显示出了合理性,仅有2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这一不易操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身长远发展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在就业单位和期望月薪的选择上却令人堪忧――70%左右的受访者所选择的国营机构(机构指医院、企业等)固然是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稳定、发展前景有保障,但该类机构招聘门槛高、工作强度和压力大、竞争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据麦可思公司于2009年5月底发布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007元,大多数受访者的期望值与此存在较大的差距,70%左右的受访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

  调查显示,除去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20%左右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看重薪水的高低,尚有将近70%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看重发展空间和工作的稳定性这两个利于受访者自身长远发展的方面,这反映出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已经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理性与合理化,这与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对受访者进行的其他方式的职业指导是分不开的。

  (三)求职

  求职是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而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由准备到实施的长期性的过程。

  综合表一所反馈的信息及如表三所示,大多数受访者的择业观念影响来自于父母,而父母却不能在受访者职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其合理化、科学性的建议,加之学校在对受访者职业发展指导相关环节上存在的吧缺失,导致近半数的受访者并不明确自己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这就会对受访者的求职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

  同时,如表三所示,由于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社会环境等其他渠道对受访者的综合影响,受访者在对用人单位纳才标准和自身素质评估方面存在较为明晰、合理的认识,这就为学校继续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受访者针对自身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了方向。

  三、思考与建议

  综合表一、二、三、四所示,以下是针对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提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受访者更好地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指导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渴求。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形成素质全面、市场意识强、并对市场非常了解的团队。如果没有职业指导的专业培训,教师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1、建立一支专职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要对职业指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定期集训、参观考察、与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经验等,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创业、求职与面试技巧、社交礼仪与沟通等职业指导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可采取各种措施,激发职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丰富其教学经验,提高其教学水平,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一支社会兼职队伍。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聘请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学生进行测评、规划、形象设计等;还可聘请医学专业的成功人士、校友、有临床经验的医生等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解答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

  (二) 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信息体系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就业信息及时性和全面性的强烈渴望,及时而全面地获取就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职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一是把每年的真实就业情况如专业的就业率、行业性质、就业方向、就业渠道、就业流向等及时向学生反馈;[1]二是及时给学生发布最新的就业形势与职业需求信息;三是及时给学生反馈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四是向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起到联系用人单位及医学生的纽带作用;五是积极随访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在校生进行传达,使他们积极应对,以便毕业时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要通过完善信息服务,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进行就业准备的适时调整,最终形成就业良性循环体系。做好医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学校、医学相关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及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产的是要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力资源。当前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不能做到全面长期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或断断续续,或只是在临近大学毕业才开始着重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主要是为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燃眉之急”。但是,正确择业观的形成以及一个人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务必应该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根据受访者所反馈信息,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既要保证大众授课的功效性,同时还要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内容针对性强的因材施教服务,要加强职业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增加诸如开设相关网络论坛、邀请专家讲座以及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等多样化、效果好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全程性是指职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低年级主要进行适应性教育、专业教育、学风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教育学生树立优良学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素质意识;中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价值观、择业观、择业心理、创业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所适应的工作领域;高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准备、需求信息、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权益保障,让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情况,着手进行就业指导实战教育。

  (四)强化自身素质,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医学生要敢于面对现实,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的自身素质去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就业是医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医学生由“校园人”向“职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要求医学生在职业准备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以及周围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要有理性的认识,就业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到基层、到西部去。总之,强化自身素质,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闲暇之余很少有人自觉的去问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这个似乎不需要认真审视、反思,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它仅仅是认识疾病的学科,是专业处理疾病与人类保健的职业技术?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什么特质呢?在它的功利和工具的特质之外,从它的对象看,它也还是一门面对人的学问。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成立时,其序文中界定健康(health)是一种“身体、心灵及社会交往的健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医学不能仅仅是治疗的手段,更是社会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因为,医学汇集了人类在自我(从躯体到心灵)认知、自我救助方面的知识、智慧与发明、发现,它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服务的对象还是人,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损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金钱之间的故事。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医学职业的职业操守。这也是医学人文的基本核心构成。但是医学人文究竟是什么?是“医学中的人文”,还是“医学与人文”,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他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素养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对人类的幸福和痛苦有较深刻的了解,是一种体会,一种同情、理解,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疾病是让个人在工作与生活方面暂时失序。所以疾病必须得到控制(治疗),才不致影响许多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控制的责任由医院交由具体的医生来进行。从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1959)中说:“与其说医学史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我曾不只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社会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每一个医学行为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的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可以知道医学不仅是人类关于自身形态、功能、代谢现象与规律、生理、病理、药理知识,诊疗、护理、康复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生命中痛苦与关怀、苦难与拯救,职业生活中理性与良知的搏击、升华的精神建构历程。推动了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转变。故而可以把医学人文看作是在在医疗过程中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它是属于人文精神中的一个分支。

  根据社会学(美)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的理论认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如同亲子关系一般:医师协助病人作为一个完好的健康人回到社会。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将来的职业对象看,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人,面对的都是处于痛苦中的人。2005年10月1日,新华社报道:卫生部长高强坦言,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属于制度的原因,但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这却是属于每个医学生将来能够做到的,也是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中的缺失的所引起的。

  从个体来看,作为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努力的动力,但是痛苦也是如影随形的。对他人的苦难的关怀是同情,是怜悯,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再从职业关系来看,医学的职业技能虽然越来越专业化,但是其影响力却有社会影响扩大的趋势,很多原来属于医学方面的问题现在很多都成社会的问题。传染病的控制,艾滋病的治疗和控制等很难严格的分为医学还是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下医生的职业优越感,对待病人的权威感以科学的名义与日俱增。却忽视了病人对痛苦的感受,把病人按照合理化的原则成批处理,形成一个有医疗机构,官僚体系及系统完善的医疗设备组成一个“企业”,消磨了医生的责任,也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纽带剪断。导致的结果是医生丧失了职业上帮助人的快乐,病人也无法相信他们有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得到医生全面、科学、准确的诊治。转而向媒体和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医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学校教师传授给被动的学习者(医学生)知识、技术、价值。学校的环境塑造了学生。但是这样的结果如同(美)奥佛德在《手术刀与银熊》一书中写道:“我是由一群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关心与感受能力的医师所训练出来的”。背离了医学的目的。

  医学这门学科始终具有二重性。它是运用医学知识、技术来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它包括技术要素和人道要素两方面。一方面要看到掌握医学科学的发明、发现和技术进步,这是医学生在这个职业里需要一生学习的过程。但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仁慈、同情等,来重建科学的医学与人文的医学之间的平衡。

  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平衡其实也就是需要在进行医学知识培训的时候也要注重人文即医学人文的培养。既然医学人文是总的人文精神中的一个分支,可以由此推知可以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文学是体验痛苦分享愉悦。如中国作家史铁生作为一个“职业病人”(1972年开始双腿瘫痪)在《病隙碎笔》中对“死亡”的体验――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他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是不由分说。但是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感到有些仓促,但是不会犹豫不会拖延。然后,就像徐志摩那首诗所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文字间流动的是豁达与洞彻,是冷的诗,是暖的幻影,安静而清洁。文学不仅仅是欣赏,最主要的还是体验。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哲学是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

  人的未来寄寓与他的哲学生活样式中。同情、怜悯、平等等观念如果不是和人的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那是不真实的。人人都努力追求和向往一种可能的上升(精神和物质上),如同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样,人活着不仅仅是解决温饱就结束了,还需要一种健康的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置于这些标准的上面,找寻心灵的自足。而历史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思考与总结。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历史而存在。对历史的学习是一种借鉴也是学习,不论是人文的历史,还是医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学习才能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故而在医学教育中:第一,重视医学与人文的沟通,鼓励学生去阅读叙述病患过程与体验的文学作品,以多重身份(医生、患者、旁观者)去品味、体验、理解各种非科学的病患倾诉;亲身去体验疾病,并描述。第二,注重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医学技术与事件的发展才能做到善于学习与发现。第三,形成“敬畏生命”的理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增强职业荣誉感。只有这样不仅是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长成,社会也才能是健全和谐的状态。


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1.医学论文

2.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6000字医学论文

4.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医学专题报告范文

40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