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有关于医学方面的论文的范文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能帮到你。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医务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医疗保健,维系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的重任。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这是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医学院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国家培养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课程内容的政治性与丰富性、创新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大学生的内在意志和自觉行动[1]。思政课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课程内容有鲜明的政治性。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固增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实践者,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建设,组织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章进行学习,有针对性地对思政课程的一些重大理论进行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创新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x理论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不歪曲马克思主义。通过建设思政课团队,强调思政课教学的原则性、方向性,可确保成员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对各种错误的思想和理论的鉴别能力。

  高校思政课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门学科,且富含时代性、创新性。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它是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融合而成。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外交、治党治军等。这些内容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理论形成渊源和创新发展的历史。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起作用以及所起作用的程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理论的说服力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力,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必须首先做到以理服人[2]。思政课教师要讲清理论,就要真正深入研究理论、掌握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更新相关知识的本领。要随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形势,要了解所教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等,能知晓理论发展变化的过程,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正确、讲清楚,讲出新意,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当代大学生。这些仅凭教师个人的学习和研究往往难以实现这些目标。因此,建立思政课教学团队,可以集思广益,提升优势,弥补劣势,互通有无,共享教师之间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心得,有效克服个体教师自身知识的局限和教学的有限,以及教师精力和能力有限、学习结构不合理和专业背景狭窄等问题。

  (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性

  近十几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呈现多样化,师生比例也失调,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矛盾显得益发突出。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十几年前高校扩招,为弥补师资的缺乏,各高校纷纷调进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教学队伍,近几年也招收了一些学历较高的新教师。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高校教学队伍中老年人数较多,年轻力量明显不足的不合理结构。教师队伍存在着:有的教师责任感不强,教学热情不够,把思政课教学当做副业,不能专心致力于教学,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搞好教学。有的教师本科阶段不是学习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知识面不全面,不能从客观的角度、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正反的角度、全面的角度等讲清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科学性。有的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教学常识,不知道怎样备课,怎样把握教学环节,怎样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感染力不强。有的不懂教学方法、技巧,不会驾驭课堂、组织教学,导致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教学吸引力不强[3]。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医学院校的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二是思政课教学队伍师生比例下降。有的教师要完成好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的负担增加,课堂教学也往往表现为大课教学,不同班级甚至文理科背景不同的班级合课教学,课堂教学人数众多,导致师生距离空间大,情感难以互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难以发挥,对学生点名花费时间多,难以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常常出现,课堂纪律难以把控等,这些都影响了教学的有效进行。通过建立思政课教学团队,分析教材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讨论、观摩教学、听课评教、教学方法讨论、教书育人心得探讨等方式,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医学院校的特殊性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疗人才的摇篮,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医学院校进行思政课教学面临突出的困难:一是医学生课业负担重,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教室和实验室度过。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如解剖学、药物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饮食科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再加上近几年,由于大规模扩张引起的另一个反应是,毕业生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人数快速增长。每年约有18万人通过考试取得资格,但仍然远高于国家每年注册的执业人数(10万人左右)。即便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未必能够被接受为注册医师。最终,医学毕业生当年能够从事医生职业的可能性仅约15%[4]。这种就业压力,使医学生学习明显带有实用化的动机,关心毕业后就业的前景,更加重视专业课学习,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思想政治课,而倾向于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医学专业课学习,即使思政课教师要求严格,学生在课堂上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看医学专业书籍。二是受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三是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好像不够科学,实用性也不够,不如自然科学严谨,有逻辑,较实用。因此,要迫切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全方位的理论阐发和深刻的理论认证,用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逻辑和事实材料去加以阐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把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个人思想认识层面的高度认同,进而内化为理想信念[5]。这除了要求教师本人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注重教学内容的启发性、科学性、逻辑性、时代性,把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医学生的实际,提高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尽可能地把医学专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各种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其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专业伦理的重要意义[6]。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组建思政课教学团队,通过教师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医学生的特点、困惑及关注点。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医学的责任感教育、医学的人文教育、医学的伦理教育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既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得到了职业道德情感的教育。   二、影响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因素

  (一)学校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不够重视课堂教学

  一些医学院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学校在职称评聘中,最主要是看教师的科研论文和课题,把它们作为晋升的硬性规定,教学的工作量权重比较少,教学的质基本上不会考虑,且每年的教学量不能累计,只要能完成基本的教学量就行了,而每年的科研论文和课题在评聘中可以累计。有的医学院校甚至把对思政课教师的评聘的科研要求和医学专业教师的要求等同,事实上这导致对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要求比较高。在三到四年一轮周期的聘期绩效考核中,把教师分为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等,但绩效考核指标中还是教师的科研论文和课题的成果所占的权重比较高。大部分教师的收入与职称高低成正比,且各个层次的职称差距比较大。这种评聘和绩效考核机制,直接导致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轻视教学,而在科研课题研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以快速获取职称晋升的同时又获取大量课题经费的利益。

  (二)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医学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学,更要提高教学效果。医学院校由于校级领导大都是医学类专业出身,对医学专业比较熟悉,即使重视教学,往往会重视专业课教学,会花经费和精力、时间抓专业课的建设,而把政治课教学边缘化,常常是口头上重视,行动上缺乏,导致思政课团队建设难以有效进行。

  (三)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科学衡量的复杂性

  教学团队就是要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凝聚力量,集思广益,实现团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学历情况、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不尽相同,教师个体的能力、素养、价值观等也大相径庭。有能力的教师不太愿意无偿地花时间和精力向团队成员提供自己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教学经验,年老的教师希望得到尊重,年轻的教师渴望得到理解,在合作上会存在差异,彼此之间容易存在一定的隔阂,导致合作交流不畅等问题,教师之间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强。加之,相比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见解不容易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衡量出现多元复杂的情况。虽然人文学科的真理性同样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但检验起来较为复杂,往往还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就经历了200年―300年才逐渐完善。思政课教师对一些理论和观点也会经常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判断,这本属正常,可以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式解决,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对学术和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和参考。但如果处理不当,这也会在教师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导致教师间互相攻击,导致思政课团队相比其他专业课团队更易破裂。

  (四)缺少经费与团队管理制度保障

  一些医学院校对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措施不力,有效办法不多,团队有效?行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措施等不够完善。学校缺乏对思政课团队资金的支持,使得思政课教师不能够完全投入其中,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团队建设处于放任状态。有了经费保障,学校对团队教师的监督和惩罚也有了根据,团队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不至于走过场,流行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

  三、加强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基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职称评聘与绩效

  考核机制

  客观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对于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科学设计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发挥这种机制的导向作用,改变过分以学术发展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必须适当平衡教学与科研在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中的关系,实事求是地承认教师的教学成果,逐步让教学业绩成为教师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我国台湾地区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质疑和“重科研,轻教学”等挑战时,采取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开展了高等教育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以及成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等措施[7]。

  (二)完善团队建设管理与监督制度

  要建立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就要通过制度建设把教学团队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之中,把管理制度纳入已有的学校教学督导处监督、检查之中。要严格考勤,固定时间、地点,安排团队备课、理论学习、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等,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基于团队建设除了本教研室的教师成员外,还有学校其他相关教师,他们之间的协调也难,一个月宜安排一个下午,每次两节课时间,一年九次到十次,持之以恒,抓出实效。

  (三)以课程为依托,以教研室为基础,将教学团队建设和教研室建设有机结合

  思政课教学团队主要是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服务,教学团队建设离不开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必须依托于思政课来进行建设,离开了课程的团队建设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教研室基本上以课程为基础设立,同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彼此熟悉,大都专业相同或相近,比较容易沟通和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吸收相关教师为成员共同组成教学团队。

  (四)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发挥教学标兵与能手的骨干作用

  缺乏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就很难实现团队成员真正融合,要选拔和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组织领导水平的团队带头人,要给予团队建设的带头人应有的奖励待遇,通过团队领导人合理地组织与领导,来充分发挥教学标兵、骨干、学科带头人的能动性和辐射作用,形成教师协作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团队建设的目的。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

  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医学高等教育承担着培育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未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准,直接关系到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在四川四所医学院校按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来源区域等指标,整群抽取了本科生1500人作为研究对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452分,有效率达到97%。其中男生496人(占比34%),女生956人(占比66%);其中临床专业364人(占比25%),中医学332人(占比23%),护理学234人(占比16%),药学专业215人(占比15%),康复、针推、公共卫生等其他专业307人(占比21%)。调查年龄段为18~23岁的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调查一方面由课题组成员在所在学校所授班级发放问卷,另外一方面则是深入其他医学院校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场所发放调查问卷所得。

  本课题研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编写了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问卷,先进行了小规模班级前期实验,最后根据问卷答题度较高的问题依次排序,拟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分析

  1.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总体良好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总体良好,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尤其在情感认同方面得分最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勇于实?`,不断创新,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新思想引领新常态,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用新战略谋求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问卷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有极高的认同度。个人行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深受广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认同。受到如“2016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最美乡村医生王布和等诸多优秀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的感召,秉承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许多学生表示,将来从事医疗行业工作后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认知认同及践行认同方面得分偏低,不同专业医学生在不同层面认同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比男生要低,高年级学生的认同度较低年级学生认同度要低。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另外思想的多元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自媒体平台的负面因素也冲击着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同时,近些年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改带来的社会非议、频频出现的伤医事件都在降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落后、实效性的不足、“运动式”的宣教方式都影响着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1.将传统医药文化与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植根并依托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医药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校应该将中华传统医药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融入教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之中。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萧纲《劝医论》中写道:“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中医药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是高度契合的。又如《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的这种“调和致中”即强调在正道的“和谐”情况下,天地便自然能安定,万物便自然能成长,而和谐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诚者不伪,信者不欺,诚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千金药方》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中医药文化所强调的“大医精诚”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最佳体现,也是解决今天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

  2.将医德教育与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结合

  近几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纷杂,但就问题的解决途径而言,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定是题中之义。我国传统医药文化中医学道德体系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特殊的价值观念。《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千金要方?序》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这些都表达了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道德理念,医德是中医药文化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中医强调“精诚合一,德术并重”,这就要求今天的“90后”“00后”医学生要耐得住寂寞,要下得了功夫潜心学习、研究专业,医术的“精”是化解医患矛盾于无形的第一要义。“大医精诚”的“诚”就要求医德高尚。“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这些传统医德的规范依然是今天化解医患矛盾的良药。   3.立足“两课”课堂,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革新宣教手段

  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立足于“两课”课堂,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

  2015年零点调查的数据显示,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比例高达97.9%,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96.4%的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大学生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6.1小时。根据2014年本课题组对成都中医药大学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82%的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来源于网络,其中76%的学生主要使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或iPad)获取信息。因此传统的“两课”课堂在成绩构成中应根据校园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网络教学、网?j互动的成绩比重。2014年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被评为教育部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学生通过视、听、阅结合的听播客、观视频讲座,完成自主学习的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利用互联网平台,思想政治课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宣教手段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生事物的冲击,但互联网也为传统宣教手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15年浙江传媒学院首创“互联网+”思想政治课走红网络,通过“思维理疗馆”微课堂节目,用脱口秀、明星教师牢牢吸引了“90后”大学生的眼球。如“思维理疗馆”第一季通过《斑马线上说法治》《高贵的文明》《围棋之和》三个话题视频,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 “文明” “和谐”进行了解读。就这种模式实质而言,它立足传统的教育手段,但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传播思维,这是典型的旧酒换新瓶的成功。2015年本课题组利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用互联网思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讲座与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微电影作为一种投资少、制作周期不长、放映时间短的新兴传播体,以其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快速高效、低门槛、放映途径广的特性吸引了现代生活快节奏下的年轻人。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微电影大赛就收到数十个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立意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作品通过互联网的点赞、转发、评论在学生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熏陶作用。


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1.医学论文

2.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6000字医学论文

4.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医学专题报告范文

40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