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其它健康常识>

打针输液的危害有什么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我国已成了重灾区。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的打针输液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打针的危害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还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反应。这是因为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并且没有按时吃饭,肝、肾功能不全的人,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昏迷。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还包括——可能产生胰岛素过敏,这种情况多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长期打胰岛素还可能会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长时间运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的现象。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中还包含可能胰岛素水肿,糖尿病在还没控制前,身体里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医治,血糖控制后四天到六天里,体内水钠潴留,那么会呈现四肢水肿的状况。

  输液的危害

  1.容易引起感染

  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2.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3.耗时费钱

  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4.盲目输液更容易增加整个人群的耐药性。

  输液的发展

  现代这样的静脉内治疗是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是医学大发展的世纪。第一个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当时James Blundell在伦敦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834年Blundell再次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接受输血的是一名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产妇,由此, Blundell进一步认为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关。

  1831年苏格兰发生了霍乱流行,这也是静脉内治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这次流行中,Thomas Latta实验性地给一个病人输入了盐水溶液,该患者当时"奄奄一息,任何东西也不会刺痛他,实际上,他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我恐怕还没准备好用具,他就会断了气"。但Latta的治疗成功了,病人最后康复并活了下来。盐水注射的成功使这种疗法在霍乱流行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成功率有限。以后又进行了更多的工人病人输液。

  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体不同血液混合时,会起反应,此重大发现,终于导致人类ABO血型系统确认。在输血治疗的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战争期间输血的应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普遍,出于需要,必须给受伤的士兵输血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也因此造就今天,输血治疗是通用的医疗技术,血液可以分离成各种不同的成分,可以根据病人缺少的具体成分,单独输入病人需要的相应血液成分。

  输液的注意事项

  1、牢记用药原则:尽量避免用药,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尽量采用中医顺势治疗。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2、去正规的医院或诊所看正规的医生,根据病情用药而不是为了其它去输液!

  3、如果正规医生跟你建议说:“这个病,输液好的快些”,那么你最好还是选择口服或者打针。如果他肯定的说:“这个病,必须输液才能好”,那么你最好还是选择输液。

  4、非要输液的话,医护人员须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减少微粒的产生,同时使用合乎要求的液体、输液器、注射器,尽可能过滤掉微粒。

猜你感兴趣:

1.打针输液的危害

2.打针和输液的危害

3.大量输液对身体的危害

4.输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5.输液半个月的危害

318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