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

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

  陈式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更好的掌握陈式太极拳,这样练习陈式太极拳才会更加轻松。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是怎样的你了解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介绍

  首先我们就是要了解陈式太极拳刚柔的内涵,这样对于我们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出发点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于法要掌握正确修炼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

  太极二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所以柔造至于刚。

  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

  所谓柔者,相对刚而言,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之意,其含义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

  非软、非散,非轻浮,软散无力难以长功,轻浮无定难以生根,此皆偏柔之病。所谓刚者,相对柔而言,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之意,其含义是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

  非强为、非努气、非鼓劲,硬发强为气血不和而有损元气,努气鼓劲力刚易折而为人所乘,此皆偏刚之病。

  拳经云: “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循环之理。

  而欲柔先求松,由松沉人手而得柔顺柔韧劲。关于松沉人手的要领和方法,可参见前节,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太极柔劲的内涵须重复一下,即“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

  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劲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之谓。

  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云的“一气运弛张”、“摩荡柔与刚”的道理。

  练陈式太极拳24式松垮的三大好处

  太极拳是一项以腰为轴的运动,而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松垮可达到养生目的。

  1.松胯有利于血气贯通,下盘沉稳

  老架陈式太极拳对下盘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重心倒换是锅底形,更有在八仙桌底下打拳之说。

  但下盘要稳而不滞,只有以意带气,以气引力,要求周身气血畅通,气沉丹田,并透过丹田,直抵涌泉,十趾抓地,涌泉穴虚,这就不得不要求人体上下盘的交汇点、“气海”之所在——胯部的松沉。

  松垮可提高身体稳定性,并能带动身体四肢,全身气血通畅,及时补充身体营养元素。

  2.松胯有利于内气鼓荡,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是由于陈式太极拳讲究周身内外立体螺旋而形成的独特内劲功夫。胯部的松沉,盆骨的外翻及双臀的翻沉无疑都有利于气沉丹田,也增加了丹田容量。

  在这一基础上,练习拳架时注意周身尤其是腰腹部的立体螺旋,这对于带动丹田内转,增加丹田内转空间及活动能力,加强周身气血的上通下达,增强内力极为有效。

  3.松胯有利于延年益寿,人体保建

  胯部的松沉增加了腰腹部立体螺旋的活动范围和气血流通对肝、肾等部位的按摩效果,并且通过这种活动和按摩进一步激活了人体各类生命腺体;从而起到滋阴补阳、阴阳调和的保健作用。

  练陈式太极拳24式松垮,可延年益寿,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通过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能提高身体柔韧性。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肾属黑水,历来被认为是人体生命之祖,《拳经》中所说的“出肾人肾是真诀”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太极拳运动之所以风靡全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

  练拳是一种意气运动。在行拳时充分体现要用意不要用拙力,才能达到意到、气到、力到,每一动作意念要走在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只有心先想到,动作才能位。心想开展,两臂及周身才能展开,心想合,周身全体才能一起合住。打拳时不要想气在哪,在气则滞,滞则不通,就要生病,只要把意念注意到动作之中,气自然就到了。

  (二)快慢相间,连绵不断

  快慢相间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 初学时动作要满,但不要有呆相,不可有停顿现象。由于动作舒缓,便于去掉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动作柔顺自然,也可以检查动作的准确性。熟练后逐渐加快,但要沉着,快而不乱,最后又复慢,这是慢、快、慢三层功夫。

  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到转关时慢,转向时快(逐渐加速);蓄劲时要慢,发劲时要快(做到柔行气、刚落点)。这种快慢相间的变化,要具有均匀的变化幅度,做到“匀清”。

  (三)螺旋缠绕,舒筋活络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拳,缠丝法也”。短短四个字讲清了陈式太极拳的根本,就是缠丝劲。他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缠丝劲是何等重要。太极拳的缠丝方法有单手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等多种缠法,初学者很难弄懂。

  缠丝劲训练方面,多做单运手(左右)、定步运手,加强对顺逆缠丝的理解和运用。在缠丝劲训练中,要注意贯指尖,使气血畅通,达到经络终端,对养生、健身、技击都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练柔成刚,刚柔相济

  陈式太极拳应练成刚柔相济的拳,这是练拳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化掉人们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它柔顺,这是化柔时期,这个时期长短因人而定。对明拳理刻苦练功的人,相对短一些,也有的练一辈子拳也不能去掉身上的僵劲,把陈式太极拳练成硬拳、刚拳。不能登堂入室。

  (五)蓄而后发,松活弹抖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做到蓄而后发。蓄劲是发劲必要的准备,将弹簧卷紧,是发劲的基础。蓄劲就像把弓张开一样,将劲蓄足增加发劲的弹性力量。蓄劲时要周身合严,松腰圆裆,气沉丹田,脚趾抓地,稳固如山,把劲卷紧。如当头炮,缠一圈后不放劲再缠一圈,然后痛快淋漓地把劲放出。只有蓄得足才能发的头。

  (六)心意平和,松静自然

  心平气和则得。打拳时心要平静如一泓清水,不起波澜,视动犹静。做到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才能调养气血,疏通经络。这是追求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成功之路。虽有时发劲,也是发之前没有劲,发之后没有劲,只是劲发出一瞬间如水面上陡起一朵浪花,即刻消失归于平静。练拳之前先要去掉一切杂念,平心静气,静以待动,这样练拳不是手足运动而是意识支配下的全身运动。

看过“陈式太极拳刚柔并济的道理”的人还看了:

1.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五篇》

2.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3.陈氏太极拳十大理论

4.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及特点

5.陈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

6.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7.正确把握太极拳的练习速度

112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