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陈式太极拳是众多门派中的佼佼者,陈式太极拳也是现代人练习最多的拳派。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陈式太极拳的内容介绍吧!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介绍

  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柔和的、缓慢的,练习起来非常有节奏感。练习太极拳要保持身体不偏不倚,不能有倾斜的现象。

  上肢姿势最主要的是松肩坠肘和坐腕,其主要关键是沉肩或者松肩。肩是上体极为重要的环节,三角肌把上臂、肩胛骨和锁骨连接在一起,背部肌肉把胸椎、腰椎与肱骨连接在一起,胸部肌肉又把肱骨、胸骨和锁骨连接起来。

  因此要做全臂部的活动,同时又是胸和背的运动,只有肩部高度放松,上体胸背等处才能松下来,从而达到上体轻松灵活、下肢沉实稳当。

  常言道,太极功夫始于足下,想要提高太极境界,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练太极桩功对你的学习进度有很大的帮助。

  肩要松沉灵活,肘关节必须保持微屈,即有下坠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松沉肩关节。气沉小腹,便于屈伸和虚实转换。

  肘关节在下垂的同时还要有微微外开的意思,这样可使胸部肌肉松驰得更好,腋下也能经常留一些空隙,肩节就能更加灵活。

  但是肘又不能明显外撑形成亮肘(又称扬肘或者抬肘)的状态,这就是拳理中强调的“胸前有肘不见肘”。不沉肩垂肘,气容易浮于上面,而且也会失去肘关节自然护肋的作用。

  在练习中,两个肩不能一高一低,也不能将沉肩错误的理解为失去灵活性的压肩,定势时两肩要做到松沉。

  肩胛骨要有向前松的含意,两臂肩带互相牵引,自然就会产生一线贯通的感觉。拳理中讲“肩平而顺,两膀相系”,如此做法有助于含胸拨背,长久坚持练习,就能增强肩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腕宜松活,定势时和手掌前推至终点时,腕部要微微下塌沉实吐力,掌指随之微微展直,这个短暂过程称坐腕或者塌腕。有人错误地理解坐腕就是将腕做成死弯,这样就和死握拳一样,易使前臂僵滞失灵。

  手臂屈回时,指掌又徐徐变成微弯状态,手腕也相应随之放松而成平直状态,这时如果将腕部脉窝处做成死凹,结果同不正确的坐腕一样,也会产生僵滞失灵、血脉不畅的毛病。

  术语谓之含胸拔背

  含或涵的意义都是要求松圆而不压近肺部,以便呼吸通畅。腰部亦以中正为主,但陈式每一动作民和向左右旋转。

  转的角度,一般不超过45度。在步法进退时,可达90度,或大至360底以上。腰是随着对方的变化,左右旋转以带动步法进退。

  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又要灵活旋转。一则忽隐,一则忽现。但不许前倾后仰。

  下盘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陈鑫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

  一来气自然沉于丹田,二来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与平衡。

  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这是为了纠正突臀之病,但敛臀过大就会违背拳理。所以陈鑫讲的长强穴微向后翻,是和其他太极拳的区别,而且也是陈式躯干方面最要紧的关键。

  陈式要求裆要开圆,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势仍然和长强穴的后翻有密切关系。

  只要长强穴向后翻一点(只是一点,绝非突得),它的姿势恰如我们端坐的样子。裆部只要能够开得圆,也自然能塌的下,使重心降低,加强躯干的稳定。

  人字裆两只脚再宽,而裆劲无法下塌,就如同两条腿的木架,从前后稍微一碰,就会倒的。

  陈氏太极拳的眼法介绍

  陈式太极拳眼法的锻炼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静功部分的锻炼方法;一是动功部分的锻炼方法。表现形式有:收、静、注、随、顾、瞪等。

  ①静功部分眼法

  静功部分的眼法,是以固定静止的姿式和固定的桩功等做为眼法的主要锻炼方法。经常练习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视神经、眼肌肉的功能,对于恢复和增强视力有较好的效果。

  姿式:身体垂直站立,两脚尖朝前,距离约同肩宽,脚五趾轻轻抓地,脚心涌泉穴涵空,脚后跟微用力踏实。术语称为“前后实,中间虚”。两膝关节微弯曲,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双手自然下垂,肘关节微屈,五指微微并齐,指尖向下,掌心向内,在身体两侧自然分开,约为一拳到两拳之距离。

  锻炼要领:桩式要做到轻松自然,上下一条线。两膝关节弯曲不能超过脚尖,提胯圆裆,头直,颈项松柔直竖(虚领顶劲》;头顶百会穴用意微微上领;牙齿轻扣,嘴轻轻闭合,舌抵上腭,下颏微微内收;面部神态自然,略带微笑,松肩垂肘,胸部微微内含,两肩微微向内卷合,称之为“含胸拨背”;两眼平视前方,不能出现眨动;内心保持安静,即心静用意,意守中丹田(小腹部位);神不外驰,意不外露,“凝神静视”前方,使意识高度凝聚在目光之中,并表现出“空肃”之状。

  注意事项:初学者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钟,随时间推移,逐渐延长练功时闻。练习眼法时,意念的运用不可太过,以免造成偏差。在收功时要闭目静视中丹田约五分钟,并用双手或手掌内劳官穴按摩或揉擦眼睛四周有关穴位。待全身之气回归中丹田后,缓缓睁开眼睛。

  ②动功部分眼法

  动功部分的眼法,一般是结合各种拳势的动作进行锻炼的。可以随拳套练习,也可选择某些单式练习。这种练习对于提高套路演练水平和推手技击的实战能力十分有益,对迅速提高视神经和眼肌肉的功能、增强眼法的变换能力都有极大的效果。其特点是: 头直,目平视前“,”眼随主要手运行,兼视上下左右“等。下面以”云手“势为例予以介绍。

  姿式:从身体自然站立开始。①身体微微向左侧旋转,两脚前掌以脚后跟为轴,'随着身体转动向左侧方向依地拧转约15度。同时,右手以拇指领起随着身体转动从身体右侧向左侧方向运行,经右侧腹部(胸正中线右侧)向上,经胸部运行到面部前约20公分。当身体微微向左转动时,身体重心从两腿之间移向左腿,重心落在左腿上。左脚五趾微用力抓地,涌泉穴微向上顶。②接上动。身体从左侧向右侧方向微缓慢转动,两脚前掌以脚后跟为轴,随着身体向侧转动时,依地拧转约30度。同时,右手继续向上运行与鼻平行时,随着身体向右转动从鼻前方向右侧方向弧形展开,手五指略高于肩,沉肩垂肘,舒腕。与此同时,左手亦从身体左侧下方以拇指领起,向身体左侧腹运行……余皆同于右手运行。

  锻炼要领:动作开始,目光从正前方迅速收回,随着心意的指挥,始向左侧方向视之(目光并不视右手中指),待右手运行到胸前时,目光迅速收回到胸前,注视右手中指。随着右手中指向右侧方向运行,手运到头时,目光注视着右手中指固定不移,或延展以远。待右手五指内劲(精神)贯足后,右手向下运行时,目光迅速从右手中指收回到胸前,目视前方。然后目视左手中指。余皆同右手。这样一右一左住复视之。

  注意事项:初练者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十分钟为一组,每次练习二组。初练一段时间,有些人眼睛可能出现酸、麻、胀、热等感觉,有些可能产生头晕等不适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按照功法要求,循序渐进,慢慢就会适应。收功时要按照太极功法的要求去做,就能防止产生弊病。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相关文章:

1.陈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2.陈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3.陈氏太极拳对腿部的姿势要求

4.练习陈氏太极拳对头颈部的要求

5.练习陈氏太极拳对臀部的要求

6.教学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四个阶段

7.陈氏太极拳学练十三要

114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