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练习太极拳方法和苦练哪个重要(2)

练习太极拳方法和苦练哪个重要(2)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练习太极拳方法和苦练哪个重要

  练习太极拳有没有捷径: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最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其内涵博大精深,健身和以柔克刚的实战功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同时,太极拳难练也是被大家所公认的。过去有十年太极不出门的说法,说明太极拳比较吃功夫,比较难练,出功夫时间比较长。不少人知难而退,选择了柔道、跆拳道等见效快的健身方法。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学习太极拳有没有快速的方法?一般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必须下苦功。功夫、功夫需要下功夫,没有捷径可寻。

  那么学习太极拳到底有没有速成的方法呢?回答是有的。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我根据多年练太极拳的经验和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所得出来的结论。但是我必须声明,我所讲的捷径是相对的,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而言的。习练者必须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掌握太极拳的技法。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来说明我的观点。

  第一,传授保守

  过去中国武术一般是秘不传人的,师傅不轻易教人,太极拳也不例外。即便师傅愿意教你,也是很保守,一点一点地教,最后师傅还要留一手。很少有人能够学全,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师傅的真传。只有被师傅精心挑选的徒弟才能传承师傅衣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还延长或者说是浪费了学习的时间。

  第二,教学方法不科学

  现在通行的教授太极拳的方法,大都是先学会套路,再正架子找劲,然后学习推手,最后是学习散手。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流水式的,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循续渐进一步一步地训练,功夫层层递进,确实很扎实。这种方法往往是徒弟看师傅功夫非常棒,对师傅总是非常佩服,但自己总是赶不上,有一种师傅不可超越的感觉。想要在师傅面前走上几个回合,也要等到若干年以后。

  为什么有三年把式当年跤的说法,是因为摔跤没有套路,直接学习各种跤跘儿的方法,单人可练背砂袋摔砂袋,两人可直接对练。一年的时间就能掌握不少实战方法,直接用于实战比赛。而学把式(传统武术),一年的时间往往是套路还没打好呢,更不用说是实战运用了。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作得比较好,这两个拳种是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成为了奥运会比赛项目。

  究其原因,是因为柔道、跆拳道和摔跤一样,采用了注重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掌握各种技击方法。柔道、跆拳道和摔跤见效较快,传统武术应该反思,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加快学习进程,缩短学习时间,满足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学拳的需要。

  要想真正提高练功效率,就要进行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课程。

  太极拳是内家拳,他的动作要靠意念引导,你给它什么意念,就会有什么效果。如果你练拳是只注意走拳架是否标准,自己的腰怎么动,手臂怎么摆,而没有攻防意识,那么你练的太极拳就是太极操。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练习太极拳方法和苦练哪个重要相关文章:

1.练习太极拳方法与苦练的重要性

2.练太极切记四个过 学太极注意事项

3.太极大师练拳心得要领

4.学好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5.坚持太极拳练习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6.三种太极步的练习要领

171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