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双节棍的简介大全(2)

时间: 方婷0 分享

  双节棍设立协会

  世界双节棍协会(World Nunchaku Association,WNA)

  世界双节棍协会(WNA)是双节棍道的领导组织 。双节棍道是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武术运动之一。世界双节棍协会(WNA)附属于东部武术联盟和荷兰运动联盟。

  世界双节棍协会目前在12个国家展开活动, 包括: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士、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网站的创建旨在推动双节棍道运动并且能让练习者互相交流学习。

  荷兰政府正式调查双节棍的历史和起源。可是,在那个时候荷兰武道联盟(荷兰武道联盟由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组成)给了政府错误的信息。依照荷兰武道联盟的看法,双节棍是一种攻击性武器,因为是一种东方武术而不被大众所接受。双节棍不管怎么是冲绳Kobujutsu(使用经典空手道武器的技击术)的一部分。因此,荷兰武道联盟犯了一个大的过错。荷兰政府欣然接受了这些专家的建议,用法律禁止双节棍的使用,法的名称是《被排除的有害手持武器法》。现在双节棍被降级在大头棒、狼牙棒、和所有种类的管制刀具这一级!现在任何人都不能练习双节棍,包括那些认真的空手道习练者。

  然而,当来自Amstelveen的Milco Lambrecht赢得由武术杂志《Zendokan》(主要研究双节棍技术的杂志) 组织的一场大型武术锦标赛后,事情开始有了转机。从那时候起,双节棍道的基础开始确立。Milco Lambrecht召集了几位全国双节棍行家和他一起研究这种宏伟的万能武器的可行性。很快这些热心的人在他们的脑子里面只有一个念头:发展一个官方的、独立的双节棍运动。

  1985年Lambrecht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泡棉双节棍,被称为:安全双节棍。有了这种安全双节棍发展变得无止境了。现在一对一的双节棍比赛变成可能。特制的制服、安全头盔被开发出来,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也被制订。双节棍运动开始成形。

  部分归功于Veronica-Sport讲解员John Haanen的支持,这个最新的武道运动迅速和令人难忘地发展。大量的教练被培训,大型的比赛被组织起来。1987年荷兰双节棍基金会(SNN)建立了。

  由于加入了东方武术联盟(FOG),1990年国家庇护组织从NOC*NSF(那是仍然称为NSF)得到认证,这是双节棍道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只有荷兰双节棍基金会的黑黄安全双节棍是公认的双节棍。所有其他的双节棍迄今为止仍然被禁用。荷兰双节棍基金会的双节棍是唯一经过司法实验室和公诉人认证的双节棍。寻求官方的安全双节棍请联系荷兰双节棍基金会。

  1984年开始双节棍道被公认为一种武术。双节棍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好斗的街战武器。1996年世界双节棍协会(WNA)建立。如今有12个国家加入了世界双节棍协会。

  双节棍的握法及姿势

  主要有双手擎天、乌龙翻腾、苏秦背剑和白蛇吐信四种,其中实际使用最多的是双手擎天和乌龙翻腾。

  乌龙翻腾势乌龙翻腾势动作简便,移动灵活,出棍极快,是攻守兼备的姿势。从双上手擎天的基本要领内出发,右手紧握棍于两棍的棍端,手心向内,两棍与地面约垂直靠近右胯旁.

  白蛇吐信势白蛇吐信势是攻击用的姿势,不太适合于防守。从双手擎天势的基本要领出发,将乙棍收回右腋下并以右大肩夹紧棍端,左手成立掌向左前方推出。下腭微收,目视前方.

  苏秦背剑势苏秦背剑势是主动攻击时使用的姿势,不太适合防守。从双手擎天势的基本要领出发,把乙棍向前上、向后荡起,左手张开在右肋下接握荡回的乙棍,并使铁链紧靠肩部,下腭徽收,目视前方.

  上述基本姿势动作要求:以宁静开始,迅速挺身进入对敌方攻击距离。果断、迅猛、力决胜负.身、心、棍融为一体。

  持棍包括握棍和举棍两方面内容。握棍有单手正握,单手反握,单手叠握,双手单握,双手组合握法,根据手心朝向可分为阳握法、阴握法和侧握法;举棍有垂棍、架棍(扛棍)、夹棍、背棍、藏棍、双手举棍等。持棍的要领是自然、放松、松握紧发、一触即发、随握随发、随发随收。放松包括握棍手、身体各个部分的关节、肌肉、神情及内心,做到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无一不松,泰然坦然。握棍的部位一般为近链端或中部,以方便转棍和单手换棍,并使打击力度更大,握得太远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控棍。

  双手单握就是双节棍手握住同一只棍,像握高尔夫球棒那样,很少有人用此握法。

  双手组合握棍有正正握、正反握、反反握,配合各种双手举棍姿势。

  垂棍为单手或双手握住一棍,另一棍自然下垂。单手垂棍可阳握、阴握和侧握。

  架棍也叫扛棍,即手持一棍,另一棍上架于大臂、肩上或背上,可以是同侧肩臂,也可以是异侧肩臂,还可以是异侧小臂。

  夹棍为一手握棍,另一棍夹于腋下,一般为同侧,异侧亦可。

  背棍式有苏秦背剑式,捆肩式(即翻山越岭2式),同侧、异侧翻山越岭式

  藏棍即将棍藏于身后,以攻其不意。右侧为例,基本做法是四六步开立,面向右侧,左手正握B棍,右手正或反握A棍于身后,A棍与右大腿平行完全隐藏于大腿后,B棍斜朝上完全隐藏于身后,两棍及链拉直,双手可方便地出棍攻击。

  双手举棍可平举、斜举、立举,可全握,也可用大拇指和斧口,其余四指张开,正反握可任意配合。

  握棍、举棍并配合各种步型、身型形成各种各样的持棍姿势,是双节棍技法的基础,也是表演双节棍的重要内容。

  双节棍的技术实战姿势

  双节棍实战姿势双节棍是一种很好的防身健体器械。它不仅简便易学,携带方便,而且经常使用的话,不但能增强腕力,协调身手,而且还能大大地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又可以锻炼胆识,培养坚忍自律的美德。以下是11种双截棍技术实战姿势:

  1.挟棍式,前手屈肘(角度小于90度)握住主棍,将游离棍收回同侧腋下,以同侧上臂内侧夹住后,后手成掌做护手,随时准备攻击或防御。此式是一收棍动作,又是一出击的良好姿势。

  2.拉弓式,侧身向敌,前手棍对敌,棍身与鼻平或与下颌平,后手将另一棍于后方呈拉弓式。

  3.扛棍式,侧身向敌,前手握棍屈肘于头侧过肩下垂游离棍,靠于肩后,随时准备越头向下劈棍或鞭扫。

  4.后绕式,侧身向敌,前手屈肘横过身体于另一侧握住主棍,后手持游离棍后拉置于臀部侧后,随时准备大范围的鞭扫前击。此式出击时较具隐蔽性。

  5.背剑式,类似于扛棍式动作,只是当前手握棍过肩下垂,另一棍时,后手屈肘横过身体于异侧轻握垂棍,此式可随时从上或从下发动攻击,上棍亦可与上臂侧下垂另一棍,即上棍屈肘后举时,下棍和棍链不过肩靠于上臂外侧,视棍链长度以及自身需要而定。

  6.悬棍式,后手或前手微屈肘握主棍自然下垂游离棍于身侧,随时可以劈扫鞭棍。

  7.藏棍式,此式隐蔽性强,双手握两棍置于腰后应敌,此式可正握棍,又可反握棍,也可以在腰后横握双棍,亦可竖握双棍藏于臀后,让对方看不见双节棍。

  8.叠棍式,前手握双棍,棍尖指向对手应敌,如徒手格斗中的前手拳指向对方一般,也可向下倒握双棍应敌。

  9.L字式,前手紧握一棍近链处上部把位,以棍下部略斜外指,后手屈肘过身体于异侧肋前握持另一棍。

  10.拉弓式,基本握棍方式同拉弓式,唯一不同是双手同时上举,前手棍略内侧倾斜,前手棍顶部和后手棍高于头顶齐平,此式便于任一手握棍鞭棍攻击或向任一方向鞭棍防御,亦可过头顶舞花阻击。

  11.竖八字式,双手握棍呈竖八字型指向对手,可变化为反手倒八字形。

  双节棍的常用姿势

  主要有双手擎天、乌龙翻腾、苏秦背剑和白蛇吐信四种,其中实际使用最多的是双手擎天和乌龙翻腾。双手擎天势双手擎天势是使用最多的姿势,攻击和防守都适合,上桃下砸,左拦右格,劈打搅扫,进退攻守,均较胜于其它姿势。双手擎天势是自然姿势(右势),右足在前,‘左足在后,前后路线拉开,比肩稍宽,右脚向前一步,脚尖内扣,然后将左脚横放,脚跟略抬,双膝微曲,上体侧对敌方。双手分别握住A(右手握的棍)、 B(左手握的棍)两棍的棍端,拉直使棍平行行于地面(或使棍竖起,垂直于地面)棍端意指敌方身体中部。收腹含胸,背部自然伸直。目光注视敌方胸膛。左势姿势与右势姿势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此左、右势可前、后、左、右移动,也可原位挥动,进行劈、扫击、镣、抽等练习。

  双节棍的技法指导

  一、双节棍的握法:一般双节棍分为前端、中端、末端握法。

  一、人体周围区域划分:身体成一个“大”字站立,周围区域可划分为五块,即左上区(身体左侧,手臂以上的区域)、右上区(身体右侧,手臂以上的区城)、左下区(身休左侧,手臂以下的区城)、右下区〔身体右侧,手臂以下的区域)、正下区〔两腿之间的区域):

  二、二节棍的握法:一般分为三种握法,前端握法即正握(拇指在靠近铁链的一侧)、中端握法靠棍的中间及反握(拇指在靠近棍端的一侧)。

  三、二节棍的攻击路线:二节棍的攻击路线大致有九条.即正劈(由上向下劈击)、正撩(由下向上撩击)、左下劈(山右上向左下斜向劈击)、右下劈(由左上向右下斜向劈击)、左上撩(由右下向左上斜撩击)、右上撩(由左下向右上斜撩击)、左平扫(由右向左水平扫击)、右平扫(由左向右水平扫击).前射〔山后由前直线射击)。

  四、二节棍起式:单手握棍起式时,将棍置于身体周围除正下区以外的四个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具体义可有正握,反握、扛棍,垂棍、腋一下夹棍等诸多不同姿势可随意放置。双手持棍的起式中,双手可以是上下放置,左右放置.也可前后放置,棍身置于体前、体后、体侧、头上或胯下,可以双手均正握,也可一手正握、一手反握,亦或是双手均反握等.练习时大可不必拘泥.只要不觉别扭,尽可率性而为。

  五、二节棍的发力:劳.撩,扫等弧形挥击发力应注意腕部的运用,腕部或扣〔劈击)或挑(撩击),使棍端产生了一个突然的加速,从而加大挥击的力量。另外,应当使棍运行至攻击路线大约一半的距离时.速度.力敬达到最大之后就应减速一米免得浪费气力,二来便于回棍和换手。至于由后向前直线射击,则应力求脆、快、一弹即回切不可拖泥带水。

  六、二节棍的回棍:叮分为自然回棍和反弹回棍两种。自然回棍,即棍运行至攻击路线的尽头时.直接变向绕回。反弹回棍即棍运行至某一攻击路线的尽头,在大臂内侧,大臂外侧、腰部、大腿等处反弹缓冲之后再变换路线。回棍之后,棍的运行路线应视回棍所处区域而定,比如,回棍时棍处十左下区,此后的路线则应从正撩、右上撩和右平扫下者中择其一。总之,前一棍为下一棍蓄势,下一棍顺势而行即可。

  七、二节棍的换手:可分为单一区域换手和跨区域换手。单一区域换手,即换手动作在某一个区域内进行.换手前后,双手抓握的是同一竹棍身。跨区域换手,即换手动作在某两个区域内进行.换手的一瞬问双手分别抓握棍身的两节.分处于两个不同区域。至于是山正握换至正握、反握换至正握、反握换至反握.还是正握换至反握.练习时可自行掌握,只要不接别扭即可。


猜你喜欢:

1.20招最常见的双节棍技法

2.中国跆拳道协会统一考级内容

3.少林功夫的介绍

50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