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秋季学期期七年级历史末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大家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学习好历史的话可以多来做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仅供参考哦

  七年级历史秋季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卷/卡相应的位置。)

  1.化石是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它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人们可以根据化石了解地层的年龄及研究人类的起源。下列化石可以用来证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直立人遗址的是( )

  A. 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北京人遗址中的3枚牙齿、4个头盖骨及大量的动物化石

  C. 北京人遗址中出土的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D. 北京人使用的10方件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

  2.考古人员在半坡遗址发掘范围内发现了一处半坡原始部落居住者举行“祭天礼地”活动的场所。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天礼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吗( )

  A. 水稻 B. 玉米 C. 粟 D. 红薯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4.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5.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 冶铜业十分发达 B.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D.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6.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右图为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中的甲骨文仿古碑林。该文字反映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汉

  7.周顷王继位后,王室财政拮据,竟至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寻求援助,鲁国国君提供资助后才安葬了襄王。这个故事说明( )

  A.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 周天子注重节俭 D.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8.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9.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又被封为内史(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某一项措施,该措施是

  A. 奖励耕织 B.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C. 改革户籍制度 D.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0.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 C. “仁”和“礼” D. 实行“法治”

  11.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是( )

  A. 郡守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12.清朝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书斋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和上联有关的历史人物( )

  A. 刘邦 B. 秦始皇 C. 项羽 D. 汉武帝

  13.休养生息政策是指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统治者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而采取的政策。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

  A. 吸取秦亡教训 B. 恢复社会经济 C. 限制土地兼并 D. 巩固封建统治

  14.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而推行的措施是( )

  A.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发展农业

  B.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铜钱

  D.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15.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休养生息 B. 文景之治 C. 王莽夺权 D. 光武中兴

  16.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 )

  A. 州牧势力的膨胀 B. 农民起义的打击

  C. 王莽施政的危害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所示

  壁画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旅

  18.下图是建于河南南阳的张仲景“医圣祠”,人们纪念他

  的主要原因是( )

  A. 他编写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 他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开麻醉手术之先河

  C. 他编写了《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D. 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19.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A. 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 B. 曹操军队与孙刘联军

  C. 孙权军队与刘备军队 D. 曹操军队与刘备军队

  20.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材料反映了( )

  A.西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B.西晋统治者昏庸无能

  C.西晋大封同姓诸王引起八王之乱 D.八王之乱后西晋社会混乱不安

  2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人口大迁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口大迁徙造成了社会大动乱 B. 战争、天灾导致人口大迁徙

  C. 它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D. 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

  2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最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3. 通过历史图片挖掘背后的历史信息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历史学科能力,通过以下图片,你可以了解到哪一场战役的过程(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4.下列图片(胡人牛耕图)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北方民族交融

  B.江南经济开发

  C.中外之间交往

  D.北方政权分立

  25.《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

  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段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 因地种植 B. 适时耕作 C. 注重兴修水利 D. 讲究耕作方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其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公之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四:地方权力到中央权力的集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都是某一时代特定的产物……集权组织机构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较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汉承秦制”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为进一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为监视州内部的地方官吏和豪强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还建立了什么制度?(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能照抄材料)(3分)

  2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分)

  (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2分)

  (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3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A B D B D D B C B C C B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A B A A C C A A

  二、综合题

  26.(12分)

  (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1分)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1分)

  (2)秦始皇;(1分)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任写两个,2分)

  (3)制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

  措施:实施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2分)

  刺史制度(1分)

  (4)原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适应社会发展。(1分)

  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27.(13分)

  (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1分)。

  匈奴(1分)

  (2)西域都护(1分)

  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3)中原地区;(1分)

  影响: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交融加强(1分)

  (4)北魏孝文帝;(1分)

  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1分)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融合。(2分)

  (5)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管辖;改革(任写两个2分)

  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1分)

  有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 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4.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列古代

  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

  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7. 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

  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姓名是

  A. 楚秦 B. 齐燕 C. 秦齐 D. 秦燕

  8.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9.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0.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

  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11.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长江 B. 黄河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1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思想家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13.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

  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见右图)

  14.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

  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5. 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 《论语》 B. 《史记》 C. 《水经注》D. 《齐民要术》

  16.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弟子的官吏是

  A.御史大夫 B. 刺史 C. 太尉 D. 司隶校尉

  17.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 台湾府的设置 B. 伊犁将军的设置 C. 驻藏大臣的设置 D. 西域都护的设置

  18.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 发明了造纸术 B. 改进了造纸术 C. 发明了火药 D. 发明了印刷术

  19. 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20. 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手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 雕塑艺术 B. 书法艺术 C. 绘画艺术 D. 石窟艺术

  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说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21.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开创者,他在位时期,周王权利很大,可以号令诸侯。( )

  2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的出现都与周王权力衰落有关。( )

  23.春秋时期是从公元770年至公元476年。( )

  2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

  25.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共持续500多年。( )

  26.春秋时期有众多诸侯国,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出现了春秋五霸。(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第二卷 共24分

  27.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7分)

  【工具说进步】 材料一

  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2分)

  【食物话变迁】

  (2)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2分)

  (3)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1分)

  【住房见发展】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经》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住什么形式的房屋?(2分)

  28.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10分)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分)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___。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_灭夏建商朝。_____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3分)

  (3)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1分)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4)图一和图二中的诸侯国最早是由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形成的?(1分)

  (5)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2分)

  (6)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1分)

  2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3分)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_____________(1分)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

  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

  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右图,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1分)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1分)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1分)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5 ABDCC 6—10 BDBAB 11—15 CAABD

  16—20 BDBBB 21—26BABCAC

  27.(1)铁制农具和牛耕

  (2)图三:河姆渡居民。图四:半坡居民。

  (3)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4)干栏式 半地穴式(顺序不能颠倒)

  28.(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商)汤;(商)纣;

  (3)暴政导致亡国;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言之有理即可)

  (4)分封制

  (5)齐桓公;商鞅变法;

  (6)故事读史,成语读史等(言之有理即可)

  29.(1)①魏国②蜀国③吴国

  (2)赤壁之战

  (3)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建康

  (4)迁都洛阳。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长时

  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这段话描述的远古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

  为龙的传人,我们把什么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

  A.盘古、黄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大禹 D.炎帝、大禹

  3.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 )

  A.禹 B.启 C.桀 D.周武王

  4. 亳州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

  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三字经》)其中的“七

  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5.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秦国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秦孝公痛感脸

  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6. 《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

  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

  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

  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秦王赢政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发灵渠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统一文字

  8.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

  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总督 D.御史大夫

  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这里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11. 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

  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 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西域都护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13. 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感染事件。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

  以参考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所著的 ( )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5.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

  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16.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 )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的开辟

  18.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19.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

  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过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

  北魏孝文帝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20.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

  A.陶潜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云冈石窟的浮雕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10分)

  21.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几个等级?(4分)

  2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家的代表人物。(4分)

  23.列举两汉时期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2分)

  三、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先判断对错,再进行改正)

  ( )24.公元前356年,秦穆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国。

  改正:

  ( )2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改正:

  ( )26.为三国鼎立局面的行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改正:

  ( )2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

  改正:

  ( )28.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袁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有利地位。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分两小题共24分 )

  29.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 ,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

  ,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 制度。(6分)

  (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4分)

  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2分)

  (3) 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

  (4)图一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

  征?(2分)

  30.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分)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4分)

  以少胜多:

  以多败少:

  (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2分)

  五、活动探究题(16分)

  31.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活动任务。

  任务一:【梳理历史知识】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集邑聚为县,置令,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的内容?(2分)得到了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

  (2分)

  (2)结合材料一,试归纳秦国这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写出任意两点即

  可)(4分)

  任务二:【史料查询 深化探究】

  材料二: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时期姓氏及服饰的改变: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墓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狐 陆 贺楼 楼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写出任意两

  点即可)(4分)这些措施实行后有何影响?(2分)

  任务三:【思考感悟 总结规律】

  (4)从秦朝的变法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5BBBAB 6---10CBDCC 11---15BADAB 16---20CCBBC

  二、组合列举:(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2、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庄子)

  2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三、辨析改错:(共10分)

  24、“秦穆公”改为“秦孝公”25、“编年体”改为“纪传体”

  26、“官渡之战”改为“赤壁之战”27、正确28、“袁绍”改为“曹操”

  四、材料解析题(共24分)

  29.(1)秦始皇(2分)秦朝(2分)中央集权(2分)

  (2)统一货币;统一文字(4分)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分)

  (3)郡县制(2分)(4)万里长城(2分)

  30.(1)统一中国(2分)(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分)(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

  五、活动探究题(16分)

  (1)商鞅、秦孝公(4分)

  (2)(2)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制私斗;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⑥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⑦统一度量衡;⑧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回答其中2个即可得4分)

  (3)措施:①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③改鲜卑姓为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回答2即可得4分);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共2分)

  (4)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善于学习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回答1点即可得满分)


秋季学期期七年级历史末试题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教师新学期计划范文

3.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4.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

5.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41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