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学期期末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大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知道有多的时间要搞清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希望大家阅读哦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学期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下面的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我国境内哪一原始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 2017年3月,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0多万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考古学家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化石 B.史书

  C.逻辑推理 D.民间传闻

  3. 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半坡文化的展览,下列能作为展览内容出现的是

  ①干栏式房屋 ②半地穴式房屋 ③彩陶 ④水稻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④ D.②③

  4. 2017年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主题确定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主要是因为黄帝

  A.发明了文字、编制了乐谱 B.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曾经打败过炎帝和蚩尤 D.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5. 二里头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第一个节点,从满天星斗的没有概念的状态走向王权国家形态,最早的“中国”在这里出现。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6.《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 在参观殷墟时,导游指着右图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这些

  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有关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8. 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是

  春秋护头铜胄 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

  A.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B.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

  C.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 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

  9. 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奸宄,指犯法作乱的人)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A.鼓励耕织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

  10.“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称赞的是战国时期哪项工程

  A. 郑国渠 B. 灵渠

  C. 都江堰 D. 长城

  11. 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是下列哪个人物的重要贡献

  A. 孔子 B. 周武王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12. 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3.《西汉开国》是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的宏图巨制。西汉开国者是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汉武帝刘彻 D.汉光武帝刘秀

  14. 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大一统” D.“王与马,共天下”

  15. 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6. 2017年,中欧班列新疆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共开行700列班列,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开行

  500列的目标任务,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历史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张骞通西域 B.西汉出击匈奴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出使西域

  17.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的代表作是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18.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 张骞 B. 蔡伦

  C. 张仲景 D. 华佗

  19.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借东风” 、“草船借箭”等故事反映了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的一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1. 七年级某同学绘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或政权更替示意图,空格处应该填的朝代名称是

  十六国 北朝

  三国

  东晋 南朝

  A.东汉 B.西晋

  C.前秦 D.北魏

  22. 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23.“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

  魏孝文帝改革”共同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

  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4. 古书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想要学习了解北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应查阅的古代书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25.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蔡伦 B.贾思勰

  C. 王羲之 D.祖冲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26. 材料一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请写出“百家”中的两家。

  (4分)

  材料二 冯友兰先生说:“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

  ——《孔子讨论文集》第1集

  27. 材料二体现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结合所学,再写出孔子的一项主张。(不得照抄材料)(3分)

  28. 十九大报告提倡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4分)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

  ——《汉书﹒百官公卿表》

  29.材料一反映出秦朝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3分)

  材料二:

  左:中央人口 左:中央辖郡

  右:封国人口 右:封国辖郡

  图一 图二

  30. 材料二中图一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3分)图二反映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4分)

  材料三

  31. 材料三反映的是西汉在对外交往方面取得的哪一成就?请写出为这一成就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6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

  32.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4分)

  材料二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弧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图一          图二            图三

  33.依据材料二,写出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9分)

  材料三:

  “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4.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写出此次改革的影响(4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BA 6-10CABBC

  11-15CBBA C 16-20CBCBC

  21-25BCCCD

  二、材料题

  26.“百家争鸣”(3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任意两个即可)(4分)

  27.“仁”(3分);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有教无类等均可(3分)

  28言之成理即可(4分)

  29.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或者是 皇帝制度( 3分);

  30.诸侯国势力过大(3分)实行“推恩令”(4分)

  31.丝绸之路;张骞( 各3分

  32.北魏孝文帝改革(4分)

  33.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9分)

  34.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分)

  有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

  2.1—30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下面对于北京人的评价或意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B.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D.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那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3.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6. 初一同学王亮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后,认为夏、商、西周三代的衰亡留下的主要历史思考有:①“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②勤政方能治国③爱民才能安邦④夏、商、周的统治者多无建树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7.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8. 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战争。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B.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

  9.“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曾经对都江堰的赞美。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

  B.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起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C.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设计科学

  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10.《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证佐这一说法的是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11. 在我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很多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A.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秦朝统治的残暴

  B.爆发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先发动

  C.建立了张楚政权,一度占领了大量的地盘,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D.这次起义经过了充分的组织和发动工作

  12.小明期末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3.我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秦始皇下令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真实目的是

  A.抵御匈奴的进攻 B.炫耀武力

  C.抗击蒙古军队的进攻 D.防止内乱的需要

  14.西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它为西汉进入鼎盛局面奠定了基础。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C.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15.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毕升 B.蔡伦 C.李时珍 D.宋应星

  16.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7.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8.“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19.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4世纪时后期,氐族首领苻坚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北魏 B.北朝 C.前秦 D.北汉

  20.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A.近五百年 B.近七百年 C.近一千年 D.近两千年

  21.《汉书》记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不忧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而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

  22.下列是一个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24.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建立者分别是

  A.夏朝、禹 B.商朝、汤 C.周朝、文王 D.夏朝、启

  25.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26.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在中国古代中的人文史记,诗词曲艺,史话传说,礼仪风俗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以下政权曾定都洛阳的是

  ①西汉 ②东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

  27.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28.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9.舞蹈《千手观音》曾获得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千手观音”、“功德无量”的词汇跟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A.__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30.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 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 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3. 答题前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3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辽阔的疆域结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过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问答(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秦统一货币图,图二是秦统一文字图。请你说出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2分)全国规范使用的文字是什么?(2分)

  ▲

  (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

  ▲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2分)

  ▲

  (4)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实行了什么措施?(2分)

  ▲

  (5)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 )(2分)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6)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2分)

  ▲

  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恺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可能是哪个朝代?(2分)

  ▲

  (2)恺撒大帝的丝绸长袍是通过材料二的这条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2分)

  ▲

  (3)为了保护这条通道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当时的政府于何时设置了什么机构?(4分)

  ▲

  (4)对这条通道的开辟,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分)

  ▲

  (5)这条通道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请你为当今利用好这一通道提一条合理的建议。(2分)

  ▲

  33.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艺术篇】

  材料一:

  【科学篇】

  材料二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请回答: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2分)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逐渐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书法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这里的“书圣”指的是谁?(2分)

  ▲

  (2)图三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举一例)(2分)

  ▲

  (3)根据材料二,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2分)同时期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这部著作是什么?(2分)

  ▲

  (4)在当今时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分)

  ▲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C D C B C D D D C A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C C C D B A B B C D B D

  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1)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小篆(2分)

  (2)郡县制(2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2分)

  (5)B(2分)

  (6)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答出一点得2分,共2分)

  32. (1)西汉(2分)(答汉朝不给分)

  (2)丝绸之路(2分)

  (3)公元前60年(2分) 西域都护(2分)

  (4)张骞(2分)

  (5)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建议: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保护丝绸之路;或从经济角度,加强丝绸之路的开发;或从政治角度,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等等,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就有分。(2分)

  33. (1)甲骨文(2分) 王羲之(2分) (写错字不给分)

  (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任举一例)(2分)

  (3)五禽戏(2分) 《伤寒杂病论》(2分)

  (4)大力开展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有关部门利用法律、行政手段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注重创新与发展,做到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等(答出一点得2分,共2分)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阅读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其英文代号填写在右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8分。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5.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生,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家人却经常挨饿

  6.象棋上出现的“楚河”、“汉界”源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其中楚霸王是指( )

  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吴广

  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到阳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8.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哪个皇帝时期?(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9.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代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盐铁官营 D、派张骞出使西域

  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

  11.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楚汉之争 B.张楚政权C.霸王别姬D.鸿门宴

  1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著作

  13.平卢节度使上书汉武帝,“书”的材料不可能用( )

  A.绢帛 B.竹简 C.羊皮 D.蔡侯纸

  14.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A.《楚辞》 B.《史记》 C.《兰亭序》 D.《洛神赋图》

  15.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经典名言出自( )

  A.佛教 B.道教 C.__ D.伊斯兰教

  16.“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7.“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都是历史故事,下列古典小说中包含这些故事的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18.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 )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描写的人物是( )

  A.秦始皇 B.刘邦 C.诸葛亮 D.谢安

  20.三国时的夷洲是指( )

  A.辽东半岛 B.海南岛 C.台湾 D.苏州

  21.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 )

  22.西晋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

  A.西晋灭吴 B.西晋灭蜀 C.西晋代魏 D.司马炎称帝

  2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开始于( )

  A.刘裕建宋 B.司马睿建立东晋 C.司马炎建立西晋 D.苻坚建立前秦

  2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二、历史成语典故(10分)

  25.很多成语都来自我国古代历史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你知道下列成语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

  Ⅰ.(5分)

  Ⅱ.(5分)

  道路以目 远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退避三舍 班超弃文从武,投身疆场,施展抱负

  投笔从戎 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反过来对付商纣

  刀耕火种 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阵前倒戈 人民对周厉王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8分,29题10分,共42分)

  26.(1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经济篇

  (1)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最典型的一例。(2分)

  探究二 制度篇

  (3)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2分)

  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试举两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27.(14分)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被称为“千古一帝”。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 赢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

  材料三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1)你认为秦王为什么能扫六合,而其他国家却不能做到?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4分)

  (2)秦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 为巩固统一,在其它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4)你认为秦朝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8.(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褥(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 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

  (2) 材料二《宋书》里描写的是东晋南朝时的江南,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29.(10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2分)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⑶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1-5 BCBAC 6-10 AADAD 11-15AADBA 16-20DACCC 21-24DAAA

  二、略(连对一项得1分,共10分)

  三|、26.(1)水稻 粟(任选一个,2分)

  (2)铁农具 牛耕(任选一个,2分)

  (3)西周:分封制;(2分)

  (4)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7位;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占有重要地位;郦道元完成著名的地理学专著《水经注》。(任意两点,2分)

  (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勇于探索实践。(2分,意思相近即可)

  27.(1)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通过兼并战争,不断兼并东方六国各国土地;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秦始皇的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2分)。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等等。(任意两点,4分)

  (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2分)。

  (4)秦朝创立的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经济与文化的统一措施都为后世所继承,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其中一个方面回答也可,2分)

  28.(1)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与北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2分,意思相近即可)

  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任意两点即可,4分)

  29.(1)北魏孝文帝(2分)。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分)(或者: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任意两点即可,4分)

  (3)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学期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5.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418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