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一门科目,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一下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看看七年级历史,欢迎大家来收藏哦

  第一学期初一历史上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把每题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20分)

  1、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4.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

  5.“(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材料体现的是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

  6.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8.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10.“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11.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行暴政统治 C.保障社会稳定 D.实现君主专制

  12.近阶段被大家热捧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芈月的姐姐芈姝在前往秦国途中生病了,芈月拿着女医开的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有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秦统一后,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解决芈月的问题: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秦统一后,统一的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④秦统一后,统一了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3.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1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18.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19.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中的第75 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 位名人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0.有人作诗曰:“新朝建立忧患多,百姓疾苦谁人知。文景齐心来努力,百姓同声谢皇恩。”

  下列不属于汉初“文景齐心来努力”的是

  A.吸收秦亡教训,减轻农民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C.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D.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21.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同学们都非常高兴的在烧烤食物。

  22.“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23.公元前2070年尧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24.春秋战国时期由兼并战争发展到争霸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25.秦朝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6.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 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 房屋里。

  28.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29.秦建立后在地方实行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 实施了 ,使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三、材料解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请回答:

  (1) 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和文化措施? (3分)

  (3) 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2分)

  32、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请回答问题:

  (1) 材料一中所述是谁的言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

  (2) 材料二中两位皇帝对儒家学派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3)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材料三,孔子学院在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33、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

  毛主席诗《沁园春•雪》(1936. 02)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1分)

  (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1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1分)

  (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1分)

  初一历史答案卷 得分:

  注意: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A D C B B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B A A C A C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1分,共6分)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A B A B A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 干栏式 半地穴式圆形

  28、 都江堰 灵渠

  29、 郡县制 推恩令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1) 商鞅变法

  (2) 统一度量衡 ; 统一货币 ; 统一文字

  (3) 法家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

  31、(1) 孔子 ; 仁

  (2) 焚书坑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2.(1) 秦朝

  (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 太尉

  (3) 董仲舒 ; 太学

  (4) 统一是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题;要维护统一;巩固统一。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分)

  1.某小组准备参观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西安半坡

  C.浙江河姆渡 D.河南安阳

  2.北京人学会了使用打制石器,历史上称为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3.原始农耕时代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里“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

  5.传说黄河流域的尧、舜、禹,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方式称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民主制

  6.传说炎帝教人们制作陶器、嫘祖擅长纺织。如今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发掘出陶壶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了

  A.远古传说是完全可信的

  B.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C.陶器和纺织一定是炎帝和嫘祖发明的

  D.远古传说中蕴藏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7.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夏朝文明进程的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安阳殷墟

  8.商朝把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

  A.汤   B.盘庚 C. 桀     D.纣

  9.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西周灭亡是在

  A.公元前7世纪 B.公元7世纪

  C.公元前8世纪 D.公元8世纪

  10.《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两汉时期

  12.“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面的是

  A.楚 B.齐 C.秦 D.燕

  13.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涿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5.据记载,一位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物的2/3交给国家。这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法律严苛 D.爱惜民力

  16.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A.山海关 陇西郡 B.辽东 临洮

  C.临洮 嘉峪关 D.临洮 鸭绿江

  17.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A.大泽乡 B.陈 C.巨鹿 D.咸阳

  18.他出身布衣,却富于政治谋略,最终建立大汉王朝。他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光武帝

  19.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不包括

  A.士兵还乡务农 B.注重农业生产

  C.减轻赋税徭役 D.统一铸造五铢钱

  20.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 桂陵之战 ②国人暴动 ③文景之治 ④漠北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21.观察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确划“√”,错误划“×”(6分)

  (1)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秦国。 ( )

  (2)图1中的事件维护了旧贵族的利益。 ( )

  (3)图1中的事件以失败而告终。 ( )

  (4)图2中的人物为了“治水”修建了灵渠。 ( )

  (5)图2中人物的功绩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 )

  (6)两幅图片中的事件都推动了历史发展。 ( )

  22. 思想文化光耀史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很多学派,根据所学填写表格。(5分)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 ① ,提出“仁者爱人”。

  ②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③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 ④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庄子 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法家 韩非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⑤ 专制统治。

  (2)“战国时期,各学派观点不同,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这种局面被称为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点即可)(2分)

  (3)有人说:“在古代中国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哲学。”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开始于哪个朝代?这是由于采纳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哪一建议?(3分)

  23.政治制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哪种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图示中的 处应填写什么?(两点即可)(2分)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的制度确立于哪个朝代?结合所学将图示补充完整。(3分)

  (4)其中“丞相”、“太尉”分别掌管什么?(2分)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诸侯国)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摘编自《全球通史》

  (5)材料三中的“汉皇帝”是谁?“命令”体现的是哪一措施?依据材料指出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3分)

  (6)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位皇帝还在政治方面推行了哪一举措?(1分)

  (7)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制度创新的认识。(1分)

  24.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图片。

  请以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1)文中需包含这些文物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并谈谈文物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2)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15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 AADAA 6——10 DCBCD 11——15 CCABA 16——20 AAADB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40分)

  21.(1)√ (2)× (3)× (4)× (5)√ (6)√(6分)

  22. (1) ①仁 ②孟子 ③墨家 ④老子 ⑤中央集权(5分)

  (2)百家争鸣 促进了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为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点即可)(2分)

  (3)汉朝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

  23.(1)分封制 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统治范围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2)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2分)

  (3)秦朝 御史大夫 郡(3分)

  (4)太尉:军事 丞相:行政(2分)

  (5)汉武帝 实施“推恩令” 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3分)

  (6)设立刺史(1分)

  (7)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4.题目:如“文物与历史”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主要史实及影响:(6分)

  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已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商代出现甲骨文 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或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秦始皇统一文字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感想: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等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150字左右。(1分)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涿鹿之战

  B.盘古开天辟地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5.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黄帝——发明算盘

  B.仓颉——创造文字

  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

  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对殷墟的评价。殷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8.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10.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

  A.周王室衰微

  B.经济得到发展

  C.发生政治改革

  D.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1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订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12.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

  这种战局商鞅变法起着极大的作用。从材料看,其直接作用是(  )

  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D.“尊王攘夷”口号统一了人心

  1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14.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分封制的实行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5.“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材料诉说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位统治者是(  )

  A.商纣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太宗

  16.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不包括(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17.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有(  )

  ①统一文字②统一货币③统一度量衡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19.汉武帝时,针对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的问题(  )

  A.实行盐铁官营

  B.分封异姓诸侯王以牵制

  C.推行郡县制

  D.实施推恩令

  20.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6分,23题18分,24题14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们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对哪位水利专家的赞扬?(3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3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3分)

  22.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4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4分)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6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争霸战争更加频繁,诸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互相关爱、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应该支持,而侵略战争则应该反对。”

  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结果?(2分)

  (2)材料二中的“卫鞅”指谁?文中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这次变法对这个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听了材料三中这些人的言论,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其中哪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深远?(6分)

  (4)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齐、秦两国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写出三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4分)

  (3)材料三所示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参考答案:

  1—5 CDCAA 6—10 BDACA

  11—15 ACBDB 16—20 ABADD

  21、

  (1)A指大禹,B指李冰;李冰。(3分)

  (2)都江堰。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

  量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至今仍造福于人民。

  (3分)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办法。(3分)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3分)

  22、

  (1)东:齐国;南:楚国。(4分)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3)秦国。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6分)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23、

  (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2分)

  (2)商鞅。反映商鞅要变法改革的思想。影响: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分)

  (3)A→儒家;B→墨家;C→法家。儒家思想影响最深远。(6分)

  (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分)

  24、

  (1)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6分)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4分)

  (3)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

  (4)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分)


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1.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初一历史上册卷子期中试卷

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4.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5.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414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