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3、鉴赏名句

  写景的表达技巧——动静、虚实、声色(色彩和构图)、情与景、工笔与白描、点染铺陈、反衬(以声写静、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提示:色彩绚丽(绚烂的晚霞、碧蓝的天空、褐色的孤鹜)、 境界开阔(水天一色,高远的天,浩渺的河,上下浑然一体,宏大的空间立体感)、动静搭配(翱翔的孤鹜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景交融(没有广阔胸襟和气度的人断然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也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提示: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这两句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板书“色彩变化之美”。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提示:“渔舟唱晚”四句,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使读者展开联想,创造出一种视通万里、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效果。板书“虚实相映之美”。

  板书: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变化之美; ③上下浑然之美;④虚实相映之美。

  第三部分: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竭尽。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 屈:使。。。受屈。 窜:使。。。逃逸 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12.奉宣室以何年 奉:侍奉 (二)分析第四、五段内容:

  1、承接上文,溢美之词——褒盛宴(酒兴、豪气、文势、风雅,极尽欢娱)

  2、找出文中反映王勃情绪由豪情到悲情变化的一句话。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由宇宙的无穷想到人生之渺小,命运的无法把控。(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板书“人生苦短、盈虚有数之悲”。

  3、以下还抒发了怎样的悲情?板书“伯乐难觅、壮志难酬之悲”、“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悲”。 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是知音难觅、伯乐难寻的孤独。“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命途多舛、壮志难酬的悲愤。

  4、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

  5、简要说明下列典故在文中使用的特定意义: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勉励人们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最有意义的警句。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出淤泥而不染,遇困顿而情操不移,处逆境而积极乐观。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用“阮籍”作反典,阮籍是以哭表达对社会的绝望之情,耿直愤世,作者不愿仿效,仍愿积极用世。

  6、小结:作者就是如此展示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感情。封建社会扼杀了多少人才?哪一个人才不是生活在统治阶级的阴影之下!一介书生无法匡时济世,却在痛苦中自励,在逆境中吟唱,这两段是文章最动容之处,奏出了初唐时知识分子的生命最强音!

  第四部分:分析六、七段:

  (一) 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词。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 怀:志向,胸怀。

  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 已:过去。

  8.幸承恩于伟饯 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5.小结:继续慨叹人世不平,抒发自己抑郁情感的同时,又表明了作者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更以谦恭的笔调,恭维阎公,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五、《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并都能从由此而产生的伤感中超脱出来归于平静。乐——悲——平静,一波三折。不同之处在于:因为时代的残酷,文人多谈玄以避祸,受大背景的影响,作者也将强烈的感情用凝练而委婉的形式传达出来。同样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王勃发出“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宣言,把强烈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表现了唐代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特点。

  六、知识归纳 A词类活用

  1.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像星)

  3.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4.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5.屈贾宜于长沙 使动,使······屈居

  6.窜梁鸿于海曲 使动,使······窜逃

  7.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形作名,俊杰 B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 古:困厄,处境艰难。

  2. 盛筵难再 古:第二次。

  3. 孟学士之词宗 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4. 彩彻区明 古:日光

  5.千里逢迎 古:迎接

  6.阮籍猖狂 古:狂放,不拘礼法

  C 一词多义

  1.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都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有

  2.胜 胜友如云 才华出众 躬逢胜饯 盛大的

  3.穷 响穷彭蠢之滨 尽 穷岛屿之萦回 极尽,动词 穷且益坚 困厄、处境艰难 穷睇眄于中天 极目,放眼

  5.怀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胸怀

  6.序 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滕王阁序 名词,序言、序文

  7.临 临别赠言 副词,将要 临帝子之长洲 动词,面对

  D 与《滕王阁序》有关的21个成语

  1、【物华天宝】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人教版《滕王阁序》教学设计(2)

2.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3.《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设计

4.人教版高二语文《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

5.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6.高三语文课文《滕王阁序》教材视频

25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