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时间: 丽仪1102 分享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的高一历史练习试卷大家有做吗?考试前做份历史试卷还是很有好处的,还附有答案解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选择题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2、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3、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  )

  4、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5、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  )

  7、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 (  )

  ①祖冲之 ②敦守敬 ③孙思邈 ④王祯 ⑤僧一行 ⑥刘徽 ⑦贾思勰 ⑧张仲景

  a.①⑥ b.②⑤ c.③⑧ d.④⑦

  8、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 错误 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9、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b.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蔡侯纸”

  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d.造纸术的 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10、唐朝中期到宋元时期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大批有影响的数学专著问世,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多数印行于此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印刷术的改进为数学著作的印刷创造了条件 ②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涌现了一大批在数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1、《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反映了当时 (  )

  a.封建迷信盛行 b.海外贸易发展

  c.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对外交流频繁

  12、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揭示的是 (  )

  a.《授时历》名称的由来 b.《授时历》名称的含义

  c.《授时历》是最先进的历法 d.《授时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13、以下对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的天文成就与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密切相关

  b.石申所辑录的《石氏星表》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c.郭守敬发明的简仪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d.《石氏星表》使用的是赤道坐标

  14、“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4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5、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黄帝内经》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 ②《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③《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④《本草纲目》是对中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7、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

  b.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c.其中的“风”是民歌

  d.由孔子创作

  19、2009年,人民政协已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 )

  a.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依据宪法规定选举和决定了国家的领导人

  c.对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国都作出了规定

  d.规定人民政协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0、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中国政府成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c.香港在回归后始终保持稳定与繁荣 d.香港居民拥护“一国两制”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脩姱以革几(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x#k#b#1

  ——屈原《离骚》

  材料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3分)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6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航海“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 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 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分)

  三、问答题( 共 16 题 ,共 204 分)

  1、英国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指出:“印刷、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 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概括指出三大发明产生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是怎样评价三大发明的?三大发明对中外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2、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3、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时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

  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 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人教版高一历史练习试卷答案

  4、 解析: 根据汉字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A项是正确的。秦朝的统一文字为篆书,故《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C项指的是草书;D项是指楷书。

  答案: A

  5、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

  答案: B

  6、 解析: 注意活字印刷的活字篆刻时是反着的。

  答案: D

  7、 解析: 祖冲之、刘徽为数学家;郭守敬、僧一行为天文学家;王祯、贾思勰为农学家;孙思邈、张仲景为医学家。

  答案: C

  8、 解析: 指南针外传是在宋元时期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C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9、 解析: 蔡伦是东汉人。

  答案 :B

  10、 解析: 抓住关键句“一大批有影响的数学专著问世”和“古代数学著作多数印行于此时”,再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A

  11、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在航海时,夜间依靠天上的星星,白天靠太阳,不能依靠太阳和星星时,则依靠指南针。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答案: C

  答案: B

  15、 解析: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而不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②③④ 均正确。

  答案: D

  16、 解析: “中国人的头”强调的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阿拉伯人的口”强调的是阿拉伯人的交流,“法兰克人的手”强调的是欧洲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强调欧洲人动手能力强,并不能推出欧洲人不会创造新技术的结论。

  答案: A

  17、 解析: A项“唯有”不正确;D项“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的观点不正确;李约瑟的言论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重视对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18、 解析: 《诗经》只是由孔子编订和整理的,而不是由其创作的。A、B、C三项均正确。

  答案: D

  19、解析:A、B两项都是一届人大的内容,D项是一届人大后政协的职能。

  答案:C

  20、解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此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

  答案:B

  二、材料解析题

  1、 解析: 第(1)问,通过材料本身的特点和作者就可以作出判断。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3)问,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南宋辛弃疾生活在国破家亡的两宋之际,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诗歌作为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的反映,同时它又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 (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

  (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

  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2、 解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所以司南的出现最迟应为战国时期。根据《韩非子•有度》,司南的作用在于指示方向;根据《鬼谷子•谋》,司南的作用在于“取玉”;根据鲁迅的言论,指南针的作用在于看风水。第(2)问,根据材料三,马克思认为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第(3)问,材料四中鲁迅的言论说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并没有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而是服务于迷信活动。第(4)问 ,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 (1)战国。生产(或采玉 )、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3)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我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火药在中国不仅没能轰塌封建专制制度的堡垒,反而一直为封建统治者用来娱乐以及成为宋元时期国内民族间战争的武器;火药传入欧洲后,成为消除欧洲各地封建割据的有力武器,西方强盗更用大炮射出的火药打开中国闭关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指南针和火药构成资本主义国家海上称霸的“一炮一舰”。印刷术对于中国社会文明的保存和传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对欧洲科学文化的普及提 高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解析: 本题为历史学科内的综合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一问概括三大发明的社会条件,为中国史的内容,可依据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原理进行归纳;第二问为世界史上的内容,可联系世界史上册的有关知识进行总结;第三问要求分别答出三大发明对中外产生的影响,可从政治、 经济、军事、航海等角度进行思考。解答时注意语言简洁,高度概括。

  2、 参考答案: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荣,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鲜明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后中国在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解析: 回答“具体表现”,最好把初中已学内容与本教材的内容相结合。对于“特征”,需要根据具体表现来概括,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表现在程度或水平上的特征,因而只要从其内容考虑其特征即可,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史实和概括知识的能力。至于“社会原因”的分析,则需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的原理,从明清时代的阶段特征上去考虑,这就要求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论证能力。

  3、 答案要点: 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如从其他视角论述,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猜你喜欢: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2.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4.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5.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5课测试试题及答案

37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