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为什么说这首词体现的是“小家子气”呢?(因为它描述的只是个人的宫廷生活的感受,全不以天下苍生为念。身为帝王却不以天下苍生为念,故曰“小家子气”)毛泽东的词却是未为帝王反以天下苍生为念。两者一比较,在意境方面的孰优孰劣就十分明显了。

  下面我们把李煜的“浣溪沙”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分组吟诵一遍。然后分别给对方指出吟诵得不够的地方。

  五、课时小结

  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长沙》的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出了主宰天下、扭转乾坤的非凡气势)。

  六、布置作业

  1.反复吟诵这首词,体会其中的非凡气势。

  2.自读《采桑子·重阳》,品味其中的语言,分析它与《沁园春·长沙》的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写诗词与治理国家的关系。

  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两位同学来谈一谈读了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后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

  1.《采桑子·重阳》同样反映了毛泽东的非凡气势。这种非凡气势是借助“战地”“分外香”“劲”“胜似”“寥廓”“万里”等词语体现出来的──知人。

  2.毛泽东之所以有如此的气势,是因为他在此之前,曾经排除种种干扰,重新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论世。

  二、深入理解

  写诗词与治理国家的关系:

  1.毛泽东以非凡的气势治理乱世中国终于获得了成功。──作为帝王,治理乱世需要有非凡的气势,实行“铁腕政治”。

  2.李煜以小家子气治理乱世导致南唐政权的覆灭。──作为帝王,治理乱世时不应该小家子气,去追求个人的声色犬马。

  3.毛泽东以非凡的气势治理治平中国导致了失败。──作为帝王,治理治平之世时需要改变策略,采用“温和政治”。否则世界太平了,你还是采取治理乱世的那一套,这就行不通了。

  4.毛泽东的这种以非凡气势治理治平之世的态度从他建国以后所写的词中也有所反映:

  ①《念奴娇·鸟儿问答》:“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不讲情面的外交手段──与苏联老大哥翻脸的外交决策失误)

  ②《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急于求成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热及“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政治手段──发起“大跃进”和““””的决策失误)

  5小结:“诗人政治”的成败得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诗人政治”应该怎样来实行?(首先要区分乱世与治世;其次要采用不同的政治手段:乱世时采用“铁腕政治”,治平之世宜采用“温和政治”。)

  三、学生实践

  从诗词看政治:

  材料: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背景;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衣锦还乡时所写的一首咏怀诗。

  问题:

  1.这首诗歌在气势上有什么特点?通过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略)

  2.从中可以看出刘邦怎样的治国策略?这一策略如何影响他的行政?(重视人才的策略,西汉以人才兴。)

  四、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曹操的诗三至五首,抄录并加以简评(简评主要从其中所体现的气势即“知人”和对治国的影响即“论世”两方面入手。)

高一语文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2.高一语文优美句子积累

3.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目录

4.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散文

5.高一语文必修一字形练习及答案

245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