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初二下册语文《海燕》检测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随着语文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复习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语文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海燕》检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海燕》检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一)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小题1】表现前三种海鸟行动的词有:;表现前三种海鸟心理特征的词有: 。

  【小题2】引文的最后一句是个单句,请在原文上用符号分析它的结构。

  在这句话中表现海燕飞翔的情态的一个形容词和一个短语是: 。

  【小题3】这三段文字运用了、、三种修辞方法。简略谈谈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

  (二)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小题1】这两段描写的对象依次是 、 、 和 。

  【小题2】作者用 、 、 这些形容词和动词表现乌云的凶暴;用 、 、 、 这些动词表现雷和风的猖狂气焰;同时用 、 、 、 、 这些动词描述波浪的乐观精神和战斗雄姿。

  【小题3】作者通过这两段绘声绘色的描写,渲染了俄国当时社会环境的 和斗争的 ,从而衬托出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 。

  (三)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小题1】这段共三句话。第一句用 的修辞方法,表现 的猖狂凶狠,气焰嚣张;第二句用 的修辞方法,表现 的巨大声势和巨大力量;第三句用 的方法,表现 的垂死挣扎。

  【小题2】全段的象征意义是: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为各小题选择正确答案,将代表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小题1】画线部分的句式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小题2】这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

  A.反复 B.排比 C.拟人 D.比喻

  【小题3】这三段文字生动地表达了海燕①( )的情怀,刻画了它②( )的形象。

  ①A.豪迈 B.自信 ②A.勇敢的斗士 B.胜利的预言家

  语言表达

  比喻与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象征,象征体(或象征义)和本体之间也有相似点。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比喻和象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则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从具体运用上来说,比喻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而象征主要表现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几段乃至全篇。二者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感受;象征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我们学过的《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都用了象征手法。

  【小题1】《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1.海燕——

  2.海鸥、海鸭、企鹅——

  3.乌云、雷鸣、闪电——

  4.大海、波浪——

  5.暴风雨——

  6.整个海上景象——

  【小题2】本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并用“”标出本体,用“——”标出喻体,在比喻词下加“·”。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3.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

  4.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看了初二下册语文《海燕》检测试题的人还看:

1.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老山界》练习试卷

2.2015年初二上册语文学情检测试题及答案

3.2016年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4.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检测试题

5.2016年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6.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桥之美》测试试题及答案

23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