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最新分析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最新分析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最新分析

  经典的创业案例往往能给创业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路启发,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90后的创业经历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篇1

  懵懂的创业

  罗俊的故事是典型的懵懂创业成功的故事,他从小喜欢看动画。据他自己讲,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他几乎都找了相应的动漫书来看过。

  没有父母的帮忙,没有专门的培训,凭着对动画的热情,小学五年级罗俊就开始活跃于各大动漫爱好者群。通过与群友交流,和自己的感悟,自学制作动画。

  上初中的时候,群里的三个群友开始带着他做网站。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平时靠给人做点小广告为生。这个网站,算是他们大学毕业后创业的一次尝试。在2002年的时候,flash动画刚刚崭露头角,拥有一大批粉丝。很多人着迷于在上网时看flash动画打发时间。Flash制作者更是看准了这一时机,各种好作品纷纷问世。这一切,给这个网站以后的辉煌打下了基础。那时的罗俊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和合作伙伴们一同完善网站。

  “当然会影响学习,但是我喜欢,这是我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创业是基于自己的爱好和喜欢,这让他们对创业充满激情,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爱好是否符合商业的规律。被命运眷顾者成功了,而更多的人则失败了。

  罗俊显然是前者。

  2005年,网站达到巅峰,后来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篇2005年关于这个网站的采访,这个网站在当时是是国内唯一一家最全和归类最详细的网站,自 2002 年 8 月至2005年7月,总共被下载了 8 千万次,网站 30 分钟同时在线平均 5000 人 , 每天 page view 平均 200 万人次,独立来访IP每日平均 20 万人次,全球排名位居同类网站第一。

  在网站颇具规模的同时,罗俊开始与三个群友开发一款手机java游戏。这款锻炼人的反应能力的游戏后来成为经典。该游戏中,可以通过“挖矿”获得积分并不断升级。这款游戏风靡一时,玩家年龄从10到30岁,包括学生、上班族和白领等。他们不会想到,这款游戏的最初制作者,是一名只有17岁的高中生。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卖掉了网站

  这个网站几乎存在于他的整个少年时期,给予他无尽的快乐与梦想。但是高三汶川地震期间,他们卖掉了它。

  问及为什么要卖,罗俊表现出他一贯的随和“他们谈好了,说卖,就卖了。”

  网站卖掉的总额他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他们四人均分了那笔钱。而作为域名注册者的他占大股。分得680多万元。那笔钱并没有带给他快乐。他做网站一直就不是为了钱。

  反之,那段时间是他人生的低谷。直到现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还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汶川回来,他就把那笔钱中的大部分,共计600万元,都捐了出去。

  送给郭美美的600万

  当他说出600万捐给了红十字会时,他看见记者笑了。“觉得捐给郭美美了哈?”他开玩笑。

  而问及为什么要把钱捐掉,罗俊的答案让人大跌眼镜。

  他这样说:“如果我不把钱捐掉的话,我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句话让记者竖起了耳朵。

  在记者的期待下,他继续说“我要怎么跟我的父母解释,我突然有了这么多钱。”

  ……

  原来在高三毕业,赚得680万之后,这个男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赚了这么多钱。

  而他的父母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看似平庸的儿子,其实曾经在少年时期一夜暴富。

  他说他怕父母担心,怕他们觉得他做了坏事。记者忍不住问他“你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吗?”

  他笑了,说:“我很听话。”

  也许创业成功,只是这个少年在拥抱爱好的同时,捡到的东西。这个幸运儿。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篇2

  大学生毕业后种香菇:年产值达1000万元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2009年,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当地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岭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2012年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12年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靠“包邮服务”赚得第一桶金

  在西安市雁塔区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个粥屋的生意特别好,每天一到吃饭时间顾客里三层外三层,让周围的商家羡慕不已。

  “也不知道这位大学生店主有什么魔力,他这个店的生意明显要比其他店的生意好得多,而且好多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旁边一家超市的老板向我们介绍说。

  这位老板口中的大学生店主就是杨松科,2012年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自主创业,租下这个门店卖一些凉菜、小吃和粥。经过两年的时间,杨松科和他的粥屋成了这一片的明星,附近的人也给了他一个特殊的称号——大学生店主。

  “其实在上大学时我就开始创业了,因为我成绩不是特别好,很担心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想积攒点社会经验。所以大二时就开始在宿舍卖零食、日用品。刚开始是我一个人,后来我们宿舍的也都一起加入,没想到赚了不少钱。”杨松科说。

  分析大学创业成功的原因,杨松科认为是缘于他们的“包邮服务”。“其实大学里超市并不少,但是很多大学生觉得没必要为了日用品或者零食跑下去,而我们的东西无论大小都免费送上门。反正也不远,权当锻炼身体。”杨松科说接着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同学想买东西时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大家觉得买谁的价钱都一样,干嘛不省点劲。”

  靠网络营销盘活粥屋

  毕业后,杨松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自己创业,而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到处求职,结果情况并不理想。

  “我们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很多公司给出的待遇并不高,3000块钱都不错了!”杨松科和宿舍的室友张小可一合计,干脆拿出自己的积蓄租下一个店面合伙做生意。

  “一开始真的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粥。辛苦点还可以忍受,看着每天喝粥的人不都是个位数我就头疼不已,心里压力特别大。”据杨松科介绍,他们第一个月就赔了好几千,天天剩下的粥喝不完。

  杨松科开始意识到创业并没那么简单,于是开始和同学想方设法提高销量。

  “当时微博非常火爆,于是我们就在微博上下功夫。我来负责店铺的经营,我同学专心做微博营销。正好不远有个学校和写字楼,于是我们就以学校学生和写字楼上各个公司的微博为突破口,在他们的粉丝中挖掘用户,传播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搞一些免费试粥的活动。后来我们又建立了一个以饮食健康为主题的qq群,维护了几百个比较忠实的客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店里的生意终于有点起色。”杨松科介绍说,“我们现在的微博和微信粉丝超过10万,我们的粥屋成了大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认识各式各样的朋友。”

  大学生创业拼的是创意和服务

  生意逐渐好转之后,杨松科和他的粥屋又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个是人多店小,很多客户来了之后没位置做;第二个是粥的品种一年四季变化不多,客户流失较大。

  “第一种情况很头疼,对客户的体验很不好,这次没位置下次可能就不来了。一开始我们的做法是使劲加桌椅,把屋子塞得满满的,客户抱怨很拥挤。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思路,在角落里腾出一个地方,准备了psp游戏机供等待的男性顾客消遣。而针对等待的女性客户,我们免费给大家提供材料,让大家叠千纸鹤、叠星星,叠好的作品可以带走送给心爱的人,数量达到100个还免费送星星瓶一个。另外也可以一定价格交给我们回收,然后我们再送给就餐的顾客,营造出一种很温馨的氛围。”杨松科介绍说。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想到的办法是根据时令准备不同的粥品,而且几乎每天都推出一道特殊的粥品。即使同一道粥品,我们也会想一些比较诗意、温馨的名字,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另外我们在小菜、小吃上也下了不小功夫,这样我们的粥屋保持了较好的回头率。”杨松科继续介绍说。

  虽然粥屋不大、员工比较少,但杨松科他们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每月的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

  “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跟其他人相比我们在人脉、阅历和资本上都差距不小,所以我觉得我们拼的就是创意和服务,用心把我们的粥屋一点一点做好,我相信我们未来一定会有做大的一天。”杨松科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表示。

  杨松科的合作人张小可也认为:“我们大学生创业并非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通过创业让我们的思想价值最大化,用我们的创意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创业过程中千万不要少了创意。”

  最后,杨松科和他的小伙伴们忠告准备自主创业的学弟学妹们:创业千万不要只盲目追随,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打破传统才有更大的机会。

  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篇3

  他年纪轻轻,却凭借不少发明创造被人称为“科技怪才”;他创办多家企业,并立志将创新创业思维带给更多的学生和企业家。他在面临种种选择时始终坚持自我,并在创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是杨成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

  1990年8月,杨成兴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从小他就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因为好奇心,我就经常忙着搞一些小发明、小探索,比如用铁丝做鱼钩钓鱼,用裸电线接上电池切割泡沫等。但更多的时候,我都被家人和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再加上学习成绩比较差,所以挨批评是家常便饭。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提高了我自主动手的能力。”杨成兴说。

  “初一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自己动手发明一个快速充电器。这需要具备比较强的物理学知识。但当时我一门心思就折腾着做了。结果因为掌握的知识不足,导致试验失败,还把家给烧了。后来爸爸还跟妈妈说,这是我给他们做的一道‘好菜’。现在想想,我的很多发明创造,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杨成兴说。

  高中毕业时,杨成兴已获得3项国家专利,并获得重庆市市长创新奖等奖项。尽管很多国内重点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但杨成兴都拒绝了。“很多人说我不想参加高考。其实我一直对‘唯分数论’的观点很抵触。当时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不参加高考,也一样上大学。”2011年,杨成兴参加了重庆市自主招生考试,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录取,成为机电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

  2012年,杨成兴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主要生产自动浇水花盆。

  一开始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不合格,认识到不足后,他立即决定改进生产线,每一套产品在基地里要至少培育一个月才出货。于是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好评不断。

  大二时,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创业,杨成兴再次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休学。当时父母对他的这个决定很不满意。但是他觉得,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休学期间,杨成兴创立了多家企业,但是很多都失败了。“目前仍在运营的,只有野夫钓鱼项目和蚁世纪公司。拿野夫钓鱼来说,今年5月,我们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商城、微商城等电商平台,月入100万元。”如今,杨成兴拥有3家公司,总资产达2700多万元。

  谈及下一步时,杨成兴表示:“以前,我立志要当一名发明家和创业家,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我下一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领袖型创新创业家。我不想只满足于物质上的创新,我想完成思维模式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我想把这种创新思维带给更多的大学生和企业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下一页更多精彩“90后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

63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