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析音乐类演出中的灯光设计与运用

  一、音乐主题奠定灯光的色彩基调

  灯光和色彩都是没有具体形态的,但是舞台设计中的每一个物件都离不开灯光,因此,灯光设计要充分体现出艺术美,符合音乐主题,配合以相宜的技术支持,才能使舞台设计趋向完美。色彩在舞台灯光设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视觉地位,色彩的表现特质来自三个要素: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指色彩的质和类,红和绿、黄和紫等都属于不同的色相;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浅红和深红、淡黄与亮黄等属于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深红与紫红、亮黄与土黄等属于同一色相的不同纯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在灯光设计中,色光的表现是灯光设计师在艺术表现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生活中,人们感受到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白光,而白光是由很多颜色组成的,我们称之为色光。色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人工光源也必须含有这七色,缺一不可。

  在演出中,同一首曲目通常采用一组色调,如果在一首曲目中灯光色调反差太强的话,不仅在视觉上有生硬和不连贯的感觉,而且彩色灯光与画面中主体运动的色调自相矛盾会给观众的心理造成困惑,从而影响观众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第60届欧洲电视歌唱大赛中澳大利亚歌手演唱曲目《Tonight Again》的画面,该曲目节奏感强烈,属于激情洋溢类的音乐,因此灯光设计主要以暖色光为基调,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白光、红光及橙色光之间进行着变化,十分应景和谐。灯光色调与音乐主题结合是灯光设计的基础,不同风格基调的音乐应该搭配相应色调的灯光,灯光色调有冷暖颜色之分,暖色是指红、橙、黄等使人感觉温暖的色彩;冷色是指蓝、蓝绿、蓝紫等使人感觉寒冷的色彩;绿与紫则是介于暖色、冷色之间的中性色。

  二、音乐结构确定灯光的空间结构

  观众是舞台演绎的最终受众,因此在进行灯光设计时,除了要顾及演出本身,更需要考虑到多方位的观众视觉,以获得多视点的色彩效果。光色的特性决定了色彩在空间的自由性,它不像绘画那样在二维平面上用颜料色块去塑造物体,而是在空间中直接作用于物体,从各角度雕刻物体、表现空间,实现多种色彩的和谐,保证空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一)灯光的物理结构。

  音乐演奏者和观众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能达到双方心理共鸣是音乐会最好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舞台布光位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这就是灯光的物理结构(空间结构),例如灯光设计人员常常把筒子灯、回光灯、电脑灯、变色灯以不同组合方式分为若干层次安装,构成灯光的三维空间效果。

  在舞台上方、舞台中央、舞台两侧安装灯具已经司空见惯,不在舞台上摆放,而在观众席的两侧和后面安装灯则更有新意,如将一些染色灯放在音乐厅观众席的两边和后方,灯光打出的色彩变化多样,不仅舞台上的演奏者可以享受彩色光束的魅力,激发表演情绪,而且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能融入灯光变幻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此时观众眼中看到的是不同颜色的光束照耀下生动活泼的立体背景,耳中听到的是通过声音的频率、强度及声谱形成的和谐优美的音乐,在这种环境与气氛的熏陶下,观众如亲临其境,很快沉浸在整个优美的“时空环境”之中享受音乐,其乐无穷。

  (二)灯光的非物理结构。

  1.亮度要具有梯度感。为了满足层次亮度的要求,我们在布置灯光时,最远处灯光需要是最亮的,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可以引导他们在视觉上的幻觉感受;而在镜头面前的景物布置要亮度低一些,这样可以形成一种远亮近暗、层次变化的光线效果。2.制造空间的层次感。在整个布场中,由于灯光可以通过创造空间层次远亮近暗、层次变化,形成视觉上舞台前后景物立体叠加效果。同时,也可通过灯光创造隔绝空间形成层次,在灯光位置中展开一定的距离,造成错落有致、光影层次的光区,视觉效果上具有明暗分明、影调变化与光影层次,以此来提升空间画面的表现效果。

  三、结论

  灯光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舞台表演艺术语言,当声、光、色合为一体时,音乐的内涵才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效果灯光的设计要以音乐为基础,以烘托渲染音乐气氛为目的,所以灯光设计者一定要对音乐的结构和内容有较深的理解,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灯光效果。明确音乐主题,分析音乐结构,理解音乐要表达的情感,从而选择正确色彩基调,配合音乐节奏,使音乐和灯光之间形成统一的视觉空间,只有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融合,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篇2

  浅谈电子音乐的创作与发展趋势

  音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电子音乐却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电子音乐是音乐创作结合计算机的技术,形成一种在计算机平台上发展的新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不是以传统的乐器为创作工具,而是依靠点自己算计或者电子设备,通过一定程序就能创作出新的作品。对于传统的音乐是一次大的冲击,因而最初不被人们所接受。随着文化的发展,电子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认可电子音乐。

  一、我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历史

  相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电子音乐起步比较晚,特别是电子音乐是受制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电子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有着密切联系,分析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的关系,可以为创作更多我国本土特色的电子音乐提供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媒介,经历了从磁带音乐、合成音乐,逐步形成现代的电子音乐的历程。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法想象的便利和效率,当音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创新出电子音乐,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和震撼。

  最初电子音乐主要是模拟录音技术,之后不断接纳新的理念,加入新的技术。计算机在我国发展比较晚,但是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来的音乐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的发展推动电子音乐不断革新,信息的快速交流让创作者有了更广阔的共享资源。

  我国直到九十年代才在把部分高校开展电子音乐试点专业,并且最初还是以专科起步,之后两年才建立本科专业。到目前各大院校都已经普遍开设了电子音乐的硕士点进行电子音乐的教学研究。

  二、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比

  (一)传统音乐的创作特点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音乐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背景,形成了早期的传统音乐。由于深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音乐无论从律制、音阶还是乐谱上都不同于西方音乐。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思想受到我国审美观和哲学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特色。中国传统音乐从各个方面发展出来,有从民间发展的原生态音乐,也有一些知识分子集中了现实和文化气息创作的文人音乐,以及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还有在封建社会宫廷中形成的宫廷音乐等等,这些音乐都承载着浓浓的历史气息。

  可以看出这些传统音乐创作上尤其自己的特点:首先其创作结构上的模糊性,并不像西方音乐那样有明显的块状组合,基本上都是连贯创作,偏感性而很少理性思考。缺少西方的明显的主题脉络和创作动机;其次,渐变性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中一大特点。环环相扣的连贯性创作,在布局上体现出明显的渐变性的特点,很少出现速度的剧烈改变,而是逐渐改变。另外,中国传统音乐自由的创作手法也比较鲜明,并不受到逻辑思维的禁锢,而是随着心情和情感去创作,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者内心对和平和生命的呵护。

  (二)我国电子音乐的特点

  我国电子音乐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深受传统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

  1.有传统乐器的影子。我国传统乐器较多,如笛子、琵琶、古筝等,电子音乐创作者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创作中与传统乐器结合,形成了创作的一大特点。

  2.与美学和艺术结合。中国古老的文化,集中了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和”的美学观点。而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很早中国音乐就与诗词联系在一起,无不体现出流动的美感。电子音乐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美。

  3.电子音乐的民族性。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在音乐创作上不断展示出民族特点和优势,不难发现,在我国很多电子作品中都体现了民族个性。

  三、电子音乐发展的困境

  电子音乐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在接受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却还由于自身的限制,遇到很多障碍和问题。

  (一)缺少专业教育方面的人才和机构

  我国高校设置电子音乐的专业课程才20年左右时间,而西方国家有几十年历史,与之相比,我们国家在专业教育方面显得十分不足。我国培养电子音乐的专业人才缺乏,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音乐教育方面差距很大,不管在专业的设置上、师资力量、还是电子音乐的普及上,这些不足都影响着我国电子音乐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的教师,多半都不是科班出身,教学经验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达不到教学的预期要求。众多的教师中,创作方面的教育更是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大部分凭借理论知识和兴趣去教学,严重妨碍电子音乐在我国的发展。

  (二)教学硬件和环境不利于电子音乐发展

  由于我国对于电子音乐的支持欠缺,一些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还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环境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些高校的电子音乐教学专业只能空乏讲解理论,没有实践环境支撑,教学效果低下。不能在教学中接触到软件和器材,很难了解和熟悉电子音乐的操作流程,严重影响学生电子音乐的掌握程度。

  (三)与社会发展有些脱节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西方很多国家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不断创作和更新,而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设备和环境的落后,跟不上电子音乐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智能化,提高了电子创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但是这样的背景,会产生一批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创作音乐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创作者依靠物理声音创作,脱离了社会发展,甚至与大众审美产生距离。好的音乐作品应该符合大众的需求,符合大众品味。

  四、电子音乐的发展趋势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共享程度加强,人们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电子音乐的人才为了与国际接轨,会不断加快自身建设步伐。我国电子音乐要发展,首先要从教育上开始,不断加大对电子音乐教学人才的培养,才能为电子音乐未来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中国电子音乐发展,也必须得到国家的广泛支持,尤其教育的设备和环境的改善,除了专业素养的扎实,实际的操作和训练才是加强学习的最好途径。电脑、数码设备和电子录音设备必不可少,而这些都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支持,给予相应的配套教学设备。虽然目前我国国内的大中专院校已经建立了音乐实验室,但是硬件的缺乏,难以适应当前电子音乐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在科技进步的时代,跟上时代步伐,才能适应时代对电子音乐的需求。

  另外,电子音乐要发展,必须加大电子音乐科研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子音乐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网络环境给科研实验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依靠网络,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科研基础,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音乐,结合其他专业,形成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让电子音乐的发展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希望广大音乐人员和电子音乐爱好者适应时代、大众化为基础,创作出大量具有本民族特色可听性的电子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34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