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松沉劲的主要原因解析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松沉劲,顾名思义松沉劲就是通过形体放松和意气的修炼而形成的一种向下的松沉到脚底的沉劲。太极拳的松沉劲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松沉劲的解析。

  太极拳的松沉劲的解析

  修炼出松沉劲,自己的感觉是百会虚领,空胸松腹,意 气下沉,周身意气、肌肉像气流、像水流从头、颈、肩、胸腹、后背到胯、经膝一直流到脚底,快时瞬间就到,意气与大地相合,久而久之成为自然,人体上虚下 实,脚下生根。

  松沉劲可使人体下盘稳固沉实,好像不倒翁一样;松沉劲是太极十三势的基础,没有松沉劲太极拳的“■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 定”都难以发挥作用;松沉劲可使两脚自然、平稳、轻松地分出阴阳,行拳预备式时两脚平均承担体重,进入起势时只要意气沉向一只脚,这只脚必然会逐渐承接全 身体重而下沉变实,另一脚自然会逐渐变虚而轻灵提起,松沉劲是利用重力行拳,而不是用体力蹬地把脚提起;松沉劲可使行拳中的猫步轻灵、圆活、自然。拳经中 “实中实”、“虚中虚”就是松沉劲在两脚虚实转换中的运用要领,实脚一侧(例如右弓步的右脚)意气再一次向下松沉到涌泉,就是实脚的“实中实”,同时虚脚 (右弓步的左脚)自然会“虚中虚”变轻;当实脚涌泉沉满时,气到脚跟,脚跟下沉,自然虚灵顶劲,意气像泉水一样从脚底上涌到肩井,带动右胯托(或称抽)左 胯,左胯提左膝,随即左脚跟离地,最后脚尖离地,左腿轻灵向前上步,脚跟轻轻落地,此时仍为右实左虚;然后左膝放松使整条腿再次放松,又达“虚中虚”,同 时右脚又一次“实中实”松沉下落;随着右脚的下沉,大地产生反弹力从右脚上传,重心前移,意气像流水一样从右脚过胯流向左脚,使左脚掌落地,左脚变实,形 成左弓步,转换成左实右虚。此种轻灵、均匀而不断劲的猫步虚实变化,全是松沉劲的作用。否则,蹬地提膝、“砸夯”落步,绝对达不到轻灵地用重力、借地力松 沉行拳的内功行拳效果。有了松沉劲,推手时可通过形体放松意气下沉到脚,把对方来力从接点吸入地下,让对方推而不动。还可以像弹簧一样,先把对方来力吸到 脚下,随即借地反坐把对方弹出。松沉劲的作用还可列举许多。

  总之,松沉劲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劲,是行拳推手须臾不可离的劲,我把它称为四母劲(松沉劲、圆撑劲、换脚劲或称移换劲、螺旋劲)之一,或称四象之一。

  松沉劲在太极拳中如此重要,但没有经过修炼的自然人不仅没有松沉劲,反而有与松沉劲方向相反的不自觉的向上的力,因此要练出松沉劲,就必须把这种向上的力减掉,否则松沉劲只能是纸上谈兵。

  太极拳的松沉劲的原因

  什么是人体向上之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经历了好长时间的探索才不断深化有些认识。学拳时,老师反复讲解松沉劲的要领,强调修炼松沉劲的重要性,并指导 修炼,但经过不短时间的练习自己却觉得功夫难以上身。老师推我胸部,我胸部还是会不自觉地紧张甚至僵硬,自感站立不稳而被推出。有的人练拳几年了也改变不 了这种情况。为什么心里想着气要下去,气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浮上来呢?症结在哪里呢?

  如果说还是松得不够,为什么松得不够气沉下去就这么难,而 浮上来却那么容易呢?在研究探讨松沉劲修炼的过程中,我反复思索人的气力变化的问题,在生活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背一个人比背同样重量的货物感觉 轻一些?为什么推动一个人比推动同样重量的货物显得省力?为什么死人比活人沉,我们常说死沉死沉?为什么刚会走路的小孩哭闹起来,大人却难以将他抱起来? 为什么人越到老年越是显得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为什么桌椅石头等一般物体在没有外力推动时,因地球吸引而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人同样被地球吸引却可以 随意运动,而且可以瞬间摆脱地球引力而跳起来?为什么人有体重而感觉不到重量,即便是体重100公斤的人走路时也没有像背着东西一样的负重感觉?

  出于对修炼松沉劲的追求,我带着以上问题,在生活和练拳的实践中进行了反复观察、思考、探索,体悟其中奥妙,终于形成了一个概念,即:人出生后因为生存 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与地球引力相反的、向上的力,从而可以局部摆脱地球引力而运动。为叙述方便,我把这种力暂且称为“人体浮力”。

  为了更好地消除“人体浮力”,就必须把形成浮力的原因进一步弄清楚。“人体浮力”是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人离开母体时像一般物体一样,只有地球吸引形成 的重量,所以只能躺着。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意识增强了,逐渐有了起来的意识。在向上意念的引导下,气随之向上,形也向上,周身运动,同时不自主地产生了 向下手按、脚蹬之力,也就是肌肉的伸缩、紧张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因而产生反弹力,在意识和力量的配合下,逐步形成了能局部克服地球引力的向上之力,这就 是向上的“人体浮力”。久而久之,“人体浮力”,也就是这种向上的意识力和肌肉收缩力,就成为不用大脑支配而类似条件反射的自然本能,伴随人体活动的始 终,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此浮力促使人站起来,保持直立,学会走路。

  有了对“人体浮力”的认识,上述几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背人、推人感觉省 力,人感觉不到自身的重量,这都是人体浮力在不自觉地起作用。哭闹的小孩难以抱起,是因为小孩意识浅,向上浮力小,又因为肢体柔软,内气通畅,保持了先天 状态的松沉本能,哭闹时意气向下坠,松沉向下柔软沉重,因而难以抱起。所以有的太极拳老师要求练出小孩劲,实际就是松沉劲。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劳动和生 活的需要,肌腱变硬,内气难通,到老年时更是逐步僵化,气只能浮在上边,因而上重下轻,步履艰难。死后尸体没了向上的浮力,只剩完全向下的重量,所以很 沉。推手时如果功夫不到,松沉劲没练好,本能的“人体浮力”起作用,沉不下去,横气填胸,当然易被推出。所以,不经过修炼,不除掉“人体浮力”,人体下盘 得不到稳固,就会影响太极功能的发挥。

  形成“人体浮力”的两大因素,一是向上的意识、意念,二是机体的伸缩紧张。有了这个认识,修炼松沉劲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其实修炼松沉劲的过程,就是改变两大因素,逐步减掉“人体浮力”的过程。练太极拳用减法,“人体浮力”彻底减掉了,松沉劲就练成了。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1.修炼太极拳的秘诀

2.陈式太极拳中的松和沉

3.怎样练习太极拳的“松”与“沉”

4.太极拳松柔五境界

5.初学太极拳者如何做到松身打拳

53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