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单元考试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考试,同学们要准备好一些相关的语文能力检验试题来练习巩固知识,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联系语境写出汉字。

  (1)归省( ) 行辈( ) 不惮( ) 凫水( )

  (2)kàng( )奋 huì( )暗 jī( )绊 rǒng( )杂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飞溅 蓦然 搏击 烧灼

  B.鱼火 惬意 疏密 包罗

  C.颦蹙 狼籍 惊鸿 嗔视

  D.宛转 狝散 高梁 悠扬

  3.下面句中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字是( )

  (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 )使给他争( )得脸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即 辩 既 辨

  B.既 辩 即 辨

  C.既 辨 即 辩

  D.即 辨 既 辩

  4.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带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好手:能手。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还听到歌吹了。

  依稀:好象,仿佛。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5.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括号里。(只填序号)

  A、参差不齐 B、变幻多姿 C、本色当行 D、大彻大悟 E尽态极妍 F、叱咤风云 G、息息相通 H、高视阔步

  (1)“别说了,我算全看透了。”他说,一脸的( )。

  (2)李非听完韩教授对他的素描的点评,暗自佩服,心里想这才是()的评价。

  (3)“”中,当年在战场上( )的贺龙元帅也被“_”迫害致死。

  (4)我班学生的基础、素质( ),教师在教学上更应该因材施教。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C.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一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的张潮。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C.冬天的大碛坝比较的无味。

  D.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这所学校里去上学。

  9.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是( )。

  爱心是( ),使饥寒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

  (1)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2)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3)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4)一片冬日的阳光

  A.(3)(2)(1)(4)

  B.(4)(2)(1)(3)

  C.(2)(1)(4)(3)

  D.(4)(1)(2)(3)

  10.根据下面规定的情景,以“风”为重点,写一段不少与40字的话。(2分)

  情景:冬天 早晨 风 寒冷 红肿

  二.阅读(每小题2分,共40分)

  (一)

  (1)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2)“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3)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发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4)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就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支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11.文段写了什么事情?

  12.用竖线将文段划分为三层,标记在下面。

  (1) (2) (3) (4)

  13.文中哪两个词语生动地描写出了“罗汉豆正旺相”?

  14.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写出了阿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5.从文中可以看出,双喜具有什么品格?在这群孩子中他处于什么地位?

  16.“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出了怎样的情趣?

  17.带点的句子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品格?

  (二)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 )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8.文段表面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

  19.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20.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两个最恰当的词是( )和(  )。

  21.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

  22.横线上的话写出了小院的什么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3.文中起承上启下的段落是第几自然段?

  24.是什么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的?

  (三)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2)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曳屋许许声( )

  26.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不知木兰是女郎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儿含乳啼声

  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举世闻名

  27.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众宾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8.翻译下列句子。

  (1)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29.文中带点的句子描写的是什么?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30.“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作文(40分)

  你看过演出吗?你看过精彩的电影、电视吗?请以观看演出、电影、电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紧扣话题;500字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1)xǐnɡ hánɡ dàn fú (2)亢 晦 羁 冗 2. A 3. C 4.C 5.(1)D (2)C (3)F (4)A 6.A 7.D 8.A 9.B 10.(略)

  二.阅读(每小题2分,共40分)

  11.写孩子们看戏返航途中,偷豆到船上去煮吃。

  12.(1)|| (2) (3)|| (4)

  13.乌油油、结实。

  14.憨厚老实的孩子。

  15.较老成持重,是这群孩子的头。

  16.写出了孩子们夜里在飘浮的船中吃豆的无限情趣。

  17.天真可爱。

  18.表面上写小院,实际上写母亲。

  19.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20.搬,或拿、提;凑,或坐

  21.清洁的特点。勤劳,热爱生活的品质。

  22.生机盎然(生机勃勃)。

  23.第三自然段。

  24.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25.(1)yì(2)hōu(3)jiàn(4)hǔ

  26. B

  27. C

  28.(1)不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儿子睡觉的声音也渐渐的停止了。

  (2)忽然有一个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来大叫,接着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叫。

  29.写听众的反映。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30.突出了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三.作文(40分)


看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的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2.人教版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4.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

单元考试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考试,同学们要准备好一些相关的语文能力检验试题来练习巩固知识,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138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