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四年级方法 > 四年级语文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14个生字,懂得“呻吟、宛转、耷拉、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2、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2、教师抄出课文生词及重点句制成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录音,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鸟儿的叫声好听么?(学生自由发言)

  放夜莺歌声的录音,师:听听,这是什么鸟儿的声音?(板书:夜莺)

  2、师小结导入:

  夜莺的歌声多美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补充课题)

  3、质疑过渡: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写的内容不是介绍夜莺这种鸟儿,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

  二、学生自主读文

  要求:读准确、流畅,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主要写什么。

  三、检查自学,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轮流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正音,并交流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

  (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4、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5、默读课文,看看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个词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6、交流归纳: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四、合作读文,交流感悟

  1、师: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和同桌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分角色读文,划精彩句子。

  3、课堂交流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破题提问,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

  来传递情报。)

  2、质疑过渡:

  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读读课文。

  二、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

  出示:

  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1)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2)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表现出勇敢。)

  (3)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却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让我们聚焦第一部分引诱敌人,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也可动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语言描写

  ★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①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____________。

  ②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那是为什么呢?

  哦,原来是小夜莺在装糊涂,故意把游击队说成蘑菇,装成什么也不懂的样子。他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为的就是打消敌人的戒备心理,使敌人确信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小孩呀!

  你能把随机应变的小夜莺天真,什么都不懂的样儿读出来吗?

  师:我们从人物的语言中读出一个聪明的小夜莺。(板书:语言)

  文中还有很多小夜莺与军官的精彩对话,体现了夜莺的聪明勇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①抓住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表面上是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

  ②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装傻,东拉西扯的避开敌人的盘问。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是在婉转地暗骂敌人是野兽,来表达自己对敌人的仇恨,所以我觉得他是很机智很勇敢。)

  师: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野兽指的是德国兵,因为侵略别人国家的就好像野兽那样没人性,德国兵就是入侵小男孩国家的)

  小夜莺那时心里想着些什么?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恨,小夜莺啊,你为什么不直接斥责德军呢?(要这样说呢?他目的是让敌人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话。)

  师:你们都理解的很好,这句话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和勇敢,谁能把孩子的天真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这一段关于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非常精彩,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同桌读,不读旁白(自由选择人物)

  过渡: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甚至外貌的描写去体会,来继续汇报。

  动作描写

  ★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这段话写的是小男孩的动作。动笔把动词圈一圈。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小男孩的天真顽皮)

  小夜莺真的只是个贪玩的小男孩吗? 他真的把身边的军官忘了吗?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很聪明,故意装出天真的样子让敌人以前他是只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放松警惕。 他很勇敢,在敌人面前表现自如)

  小男孩的镇定从容又不失顽皮,你能用朗读体现出来吗?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顽皮的小孩!其实,小夜莺是在麻痹敌人,也在向游击队传递着敌情。

  神态描写

  ★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1)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写的是什么情景?(传递情报)

  (2)自读这部分课文,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3)同桌一起读第二部分课文。

  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从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小孩学夜莺唱歌以假乱真,才能更好地迷惑敌人。表面在赞扬宛转的歌声,实质在赞扬小夜莺。)

  此时,再让我们看课题,我想说,夜莺的歌声不再是宛转的鸟叫声,不再是传递情报的声音,更是____。(胜利的歌声、颂歌)(板书)

  这两段话和前面哪部分课文相似?分男女生对比读前三段和这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

  三、作业

  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体会。

  2、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

24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