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跆拳道 > 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

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

  跆拳道品势发力在于速度的控制,一个动作在快速或高速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停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欢迎阅读!

  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

  1.质量:

  根据牛顿的运动方程式,在加速度是定量时,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即身体的重量成正比。为了增大质量就必须增加体重。但是,人体的力量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体重就能提高的。重要的是,在打击的瞬间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打击点上。就算人的体重很小,如果把体重集中在一点上就能产生巨大的质量。

  怎样才能把身体的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呢?一个办法是旋转腰部。通过旋转腰腹部的肌肉把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就能产生更大的力量。腰部的旋转方向要和攻击或防御的方向相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腰部的旋转方向不同于目标方向,身体重量产生的力量将会抵消动作的力量。

  另一个办法是,通过身体的上下运动把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加在动作的一点上,也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即正弦曲线运动。将身体的重心沿着正弦曲线的轨迹运动,利用膝关节的屈伸来降低或提高身体的重心。当膝关节伸直时,身体的重心达到曲线的最高位置,在打击的瞬间将身体的重量下沉加在动作的一点上。值得注意的事,膝关节的屈伸不能过度,要做放松而自然的曲线运动。

  2.加速度:

  最大的力量由最大的质量和最大的加速度产生。尽管质量小,即体重轻,如果加大加速度就能发挥巨大力量。下面是自由落体运动的例子。如果将一个钢球从空中对准地面的一块玻璃落下,那么,从十米高度落下的钢球砸在这块玻璃上的破坏力与从一米高度落下的钢球砸在这块玻璃上的破坏力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直观地理解速度与力的关系,对燃烧着的蜡烛进行试验。当手掌对着蜡烛的火苗慢慢地横扫时,火苗不发生任何变化。但是,手掌快速移动时,火苗将被熄灭。或者,用快速的拳头或脚掌击向火苗并在火苗的寸前停止时,火苗也会被熄灭。

  怎样掌握有速度的动作呢?有一个办法是移动身体的重心。身体的重心越高动作的速度就越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提高身体的重心,尽管有利于发挥动作的速度却不利于身体的稳定。另一个办法是扩大攻击的距离也可以加大动作的速度,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动作距离越大,动作的速度就越快。扩大攻击距离的方法是通过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来实现的。

  反作用力和冲击力应用力的原理发挥最大的力量:

  最大的力量最大的质量和加速度。为了加强这个力量,跆拳道充分地利用了力具有的性质。不但要开发人体自身的力量,还要利用对手的力量。

  3.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的方向是作用力的相反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如果用一个十公斤的物体打击墙壁,那么这个物体也会得到相同的力。因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跆拳道利用两种反作用力,即利用对手的力量和人体自身的反作用力。

  利用对手的力量是,通过阻击对手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当对手向着自己袭击时,对手的速度越快力量就越大。如果对准对手的身体进行反击的话,对手将受到重大的力量。因为反击的力量和对手的袭击力量之和是对手所受到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反击的力量很小,对手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利用人体自身的反作用力是,把身体的中心线作为轴线,向着两个相反方向同时进行运动时,其中反方向运动所产生的力量。就是说,当右拳进行打击时,左拳要向后拉动。左拳的反方向运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强了右拳的力量。如果没有左拳的反方向运动,右拳将是有击无力。

  4.冲击力:

  众所周知,冲击力与力的作用时间和力接触的面积成反比。例如,用橡胶管喷水时,将管口用力压扁使管口面积变小,水压就大喷的就远。这是因为管口面积变小后,水的压力聚集到一个小点上的原因。当打击对手的时候,把力量集中在目标的一个点上,就会增强打击的破坏力。即使打击的力量不变,随着目标面积的变化,冲击力的的大小也随之而变。

  跆拳道有两个集中力量的方法。一个是把自身的全部力量集中在一点上,另一个是把打击目标集中在对手的要害上。

  集中自身的全部力量在拳、掌、指、足、膝、肘、头等骨骼的尖端上作为冲击体。在这里重要的是力的作用时间要短,在瞬间聚集全身的力量来打击对手。决不能长时间集中全身的力量,要在全身放松的条件下,就是在接触对手的刹那,突然极度紧张全身肌肉、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自身的一点上。出拳时要有握拳、扣腕、旋转等动作,以提高冲击的强度。打击目标要集中在对手的要害上,即最脆弱的部位。打击力量的作用时间要在瞬间完成,不给对手留下缓冲的余地。目标应该是要害的一个点,决不能把力量分散在一个面上。必须强调的是,打击的力量要集中在要害的一点上。否则,就会浪费集中的全身力量,给对手留下缓冲的余地。

  平衡和呼吸技术的根本是绝妙的平衡和完美的呼吸:

  华丽而有高度的足技,进行技术动作时吐气的悦耳叫声展现了跆拳道的特征。虽然保持平衡和调节呼吸是所有武术和体育项目不可缺少的,但是要掌握和发挥跆拳道独有的技术并发挥力量,这两个要素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5.平衡:

  观看一流的跆拳道选手演武时,引人注目的是高度的平衡。不管做什么样的高难动作,上半身决不会扭曲下半身决不会摇动。身体的重心移动及高速的动作都离不开平衡。保持常时的身体均衡状态,可避免视线脱离目标。不管攻击或者防御,平衡是产生最大力量的根本。

  保持身体平衡的重点是站立方法。不管攻击还是防御,站立的姿势要保持安定,同时要有适应性。即可随时调整站立姿势保证身体重心的顺利移动。当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腿上时,站立的身体重心应该在两腿中央的垂直线上。当身体重心的大部分分布在某个单腿上时,站立的身体重心应该在这个单腿的中心线上。这样的身体移动可保持站立姿势的平衡。另外,快速打击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要经常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弹性。而且在打击的瞬间要努力保持后腿的脚跟不离开地面,也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6.呼吸:

  呼吸对于调整体力,进行攻击和防御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身体的中心是腹部,也是力的根源。把力集中在腹部,可产生更大的力量。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和它的调节。吐气可以使身体柔软,止气使腹部紧张集中力量。向对手进行打击时迅速吐气,将要击中对手的瞬间要止气是很重要的。吐气的大声喊叫可集中精神,提高威力。而且如果受到攻击,还能有效地抑制疼痛,防止丧失意识。另外沉着地吸气可安定情绪,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必须提醒的是在决定攻击和防御的焦点时,绝对不能吸气。这是因为吸气不仅妨碍进行下一个动作,还妨碍精力集中减轻打击力度。

  品势是什么?

  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种品势可由18~30个技术动作组成。

  (1) 品势的解释和意义品势=品(样式)+势(气势)品势的名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品势是由“品”和“势”结合而成。品指的是“模样”,势指的不只是“气势”。从上述名称不难看出品势不只是外型技术动作,更要表示其动作的气势。品势不只要外型漂亮,更要结合内在气势,这才是正确的。相信大家把对品势的理解和实际品势结合在一起的话,会懂得如何去练习的。

  (2) 做品势的理由我们做品势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审查。

  我们练品势是有目的的。它是理解跆拳道的全面技术和如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对应训练。特别是跆拳道的全部技术都是由腿法为主的对练和表演训练构成。而品势因为是由手、拳、腕、肘等上肢动作组成的,所以在弥补上肢技术的时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品势是考虑到紧急关头格斗时的状况后,以自我简便训练的方法来练习。且品势有着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水准练习,而没有受伤危险的好处。除此之外品势还有助于发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的体操效果。

  (3) 品势的种类 -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品势种类可按其内容分为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

  公认品势是由国技院指定的,在跆拳道修炼过程中必须练习的品势。大家练习的太极1~8场,高丽,金刚,太白等就是公认品势。公认品势是品级审查时指定为考试内容的指定品势。创作品势是把跆拳道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的品势。每年召开的一些跆拳道大赛中创作品势也有着很大的人气。跆拳操,跆拳舞也是借助品势的形态而编为体操或舞蹈形式的,自由的动作和轻快的节奏很能搏得大家的兴致。

  (4)品势的形成原理 -品势是如何形成的呢?品势是先定好几个基本原则后用功防技术编成的。如果了解到品势形成的基本原理会在练习品势时起到很大的帮助。品势的原理由以下几种组成。

  ①每一品级有相应的品势 -品势根据修炼者的实力级别而指定。

  ②进行线 -每个品势都有自己的一条进行线。比如太极的进行线是《王》字,高丽是《士》字。

  ③品数和动作数 -每个品势都有自己的品数和动作数。动作数既是该品势中的整个动作的总和。品数指的是“踢和打”,“踢和攻击”等几个连续动作合为一组。以太极三场为例,第一个动作,前行步下锻防御,前踢+两次正拳攻击。这时候前踢和两次正拳攻击在动作数来说是三个,但作为一种技术而算做一个品。“品”指的是一个以上动作的结束。既站立和手脚攻击防御动作很协调地突然停止的姿势叫品。

  ④防御开始,攻击结束 -跆拳道所有品势都是从防御开始到攻击结束。是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后,相对地防御以及攻击的顺序,每个品势结束动作为攻击。

  ⑤左右对称 -跆拳道品势是要身体两侧都要熟悉每种功防技术的。比如太极。太极1,2场的开始部分是“左下端防御 + 右正拳攻击”和“右下端防御 + 左正拳攻击”。可以看出以中央线为轴,两边动作是对称的。

  ⑥最终回到原位置 -结束一个品势后可以看出自己回到最初的出发点。经过前后左右运动后,将回到刚出发的位置(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⑦大部分在最后动作加一喊声 -每个品势一般都要在最后发一次喊声,但太极6,8场,高丽,金刚等品势在中间发喊声。各品势进行线品势名称 进行线 太极王 高丽士金刚 山 太白 工 平原 一 各品势的品数和动作数品势名称 品数 动作数 太极1章 18 太极2章 18 太极3章 20太极4章 20 太极5章 20 太极6章 23 太极7章 25 太极8章 24 高丽 30 金刚 27 太白 24 平原 23.

  如何能做好品势?

  (1)练习品势时想象有攻击的对象练好品势的第一步就是练品势要有实战格斗的感觉。用真挚的表情,做每个动作都要用心用力。为了达到效果就要假想正有人攻击自己,正紧张对峙。如果把品势理解成简单的身体动作就象没有充气的足球一样。品势必须要用力。把内部气力通过品势导向全身。如果把品势想象成实际格斗的话,每个动作就会既凌厉又充满力量。

  (2)必须正确熟知每个技术和动作品势是基本动作的活用和延长。向任何事情其基础是最重要的,品势也是必须熟知基本动作的技术。如不熟悉基本动作和姿势的话,所做的动作没有自信,连接凌乱萎缩,不值一看。不只是品势的进行方向,其他隔挡、攻击、踢法等各个技术动作都要象行云流水一样畅快淋漓。每个品势动作都有预备动作和正式动作两种。预备动作就是站立、移动和伸曲胳膊等上肢动作。踏步隔挡和攻击等是正式动作。必须要正确区分预备动作和正式动作。熟知正确动作所必要的几个细节如下: -品势线:必须正确按着进行线。 -身体的方向和角度:弓步下端防御时上身要侧向30度。 -手或拳的位置:下端防御时防御的手腕要停在前大腿上方,正拳攻击要对胸口位置 -站立姿势:步宽要大点,注意两个脚的角度。弓步、后曲步要尽量曲膝。 -身体的移动:要先移动腿,再做上肢的防御或攻击动作。(也可同时) -脚的移动:弓步移动时曲膝擦地移动。 -胳膊的运动:胳膊动作时要双臂都要动。而且要充分利用扭腰的力量,有节制地进行。 -腿法:尽量踢高。碰到目标点时利用膝部的反弹得到最大力量。 -不要擅加其他动作:不要象机器人似的转头,不做抬脚准备姿势等夸张动作。

  (3)用力的技巧任何运动和技术都由力量做为后盾。力量来自连接上身和腿的腰部。象腿法一样,品势也是通过扭腰来得到力量。防御和腿法时上身转向反方向后扭回来时可得到更大的力量。这是上身转向左右时不得弯腰。移动身体做预备动作时要扭腰并让全身(肩膀)充满力量。接下来做正式动作时利用从腰部发出的力量加体重,并把力量集中到身体的接触部位。这是另外一个拳要有力地贴在腰部才是一个完美的动作。

  (4)身体移动时要注意平衡品势并不是固定动作而是要按一定速度前后左右移动身体来发挥力量的训练。这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就很重要了。身体前倾而身体摇晃的话肯定使不出力量。攻击和防御时要注意身体的重心不要摇晃。

  (5)要注意节奏游泳时并不是说手脚动作频,就游得快。手脚要协调才可以游得快。跆拳道品势中力量和速度也要按一定节奏。品势不能象对练那样追求速度。预备动作和正式动作要柔和地连接,腿部移动和上肢动作也要结合起来,速度要均衡。品势做一个动作的速度接近1秒。要努力让预备动作和正式动作的连续,动作的速度,力量都全部符合节奏。

  (6)视线要平视以及向攻击防御时的方向。视线总是要对着假想敌的眼睛。说得具体一点,要向攻击防御时的方向。挺胸,平视前方,对视着对方的眼睛并做全身动作。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从对方身上离开视线。品势虽然是自己练习,但必需要假想对方在前面。功防时也要注意练习视野扩大到对方下肢。

  (7)用呼吸来加力及振作精神品势动作中呼吸是利用丹田的呼吸法。收胳膊的预备动作中用小腹吸气后在正式动作中呼2/3的气时停止可发挥最大力量。紧闭双唇不能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要有规则有节奏地呼吸。

  (8)大声喊声跆拳道中喊声是必不可少的。对练和品势中都通过喊声达到加大自信心并压倒对方以及集中力量的三种效果。每种品势都必须至少发一次喊声。喊声一般在攻击时发声。原则上是当击到对方时喊声。喊声时要小腹加气,短而亮地喊。

看了“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介绍”文章的人还看了:

1.跆拳道品势的发力原理

2.跆拳道品势第六章

3.跆拳道品势第一章

4.跆拳道品势第三章

5.跆拳道的技击原理

83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