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很多人害怕历史就是觉得历史需要背的太多,而且枯燥无味,所以一拿到历史书就害怕,一考试就头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历史,其实很简单的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太平天国在其统辖区内并没有大规模改变土地所有权,反而是维持原有的封建土地、财产

  关系,沿袭清朝旧制,征收土地税.这表明

  A.太平天国专注于军事斗争

  B.太平天国蜕化为地主阶级政权

  C.«天朝田亩制度»失去农民支持

  D.落后的农民运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

  7.甲午战争前,光绪帝要求“厚集兵力”,认真 备战;慈 禧反对贸然应战,支 持斡旋求和;李 鸿 章奔走于英、俄等国公使间,企求列强出面调停.该现象

  A.表明近代化努力效果显著 B.说明甲午战败有其必然性

  C.反映了列强之间矛盾尖锐 D.体现出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8.义和拳本为练习拳棒、传授武术的民间反清 秘密会社,近 代逐渐演变为反洋教组织,转 而

  支持满清政府.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策改剿为抚 B.列强侵略不断加深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开始了第一次分封.“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

  C.中西宗教信仰冲突

  D.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举旨在

  A.争取有影响的部族支持 B.笼络商代众多遗民

  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确立宗法分封制度

  2.汉初设置御史大夫作为最高监察长官,武帝时又于丞相府中设置丞相司直为丞相属官,负

  责监察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封侯及郡守.这反映出当时

  A.监察制度混乱无序 B.形成丞相专权局面 C.监察权与行政权的相互制约 D.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低效

  3.唐 代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科举制时说:“前 代选用,皆 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 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 于京师春还秋往,乌 聚云 合.”从这段话判断,科举制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了唐朝统治基础

  C.革除了以往各种弊端 D.选拔的人才更为优秀

  4.康熙后期规定,州县官缺中的一等人选必须“引见”,皇帝提出问题,待选官员自报履历,回

  答询问,皇帝藉此了解官员的能力水平 以至年龄相貌. 二等三等则由吏部直接铨选. 其

  目的是

  A.树立皇帝亲政典范 B.完善官员选拔制度

  C.杜绝吏部铨选营私舞弊 D.直接控制中低级别官员

  5.1844年,负责处理对英关系的钦差大臣耆英上奏:“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

  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且夷俗重女,每有尊客,必以妇女出见.”由此可见,耆英

  A.具有鲜明的天朝上国观念 B.深谙西方的社会风俗习惯

  C.挽回了鸦片战争利益损失 D.遵循了近代国际交往准则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9.以下为近代某条约的部分内容,推测该条约为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 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武昌起义后,象征18个行省汉族反清的“铁 血十八星旗”高 高飘扬于武汉. 南京临时政

  府成立后,以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变化表明

  A.反清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B.民族观念不断发展进步

  C.民族平等得以实现 D.南北和谈进展顺利

  11.20世纪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的物质主义 是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牺

  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 自损其命. 据此判断,他 们对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会是

  A.中国的“文艺复兴” B.一场巨大的灾难

  C.反帝反封建运动 D.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2.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议指 出:“只 是攻打城市,而 不是夺取城市,没 有决心将地方苏

  维埃政权在城市中树立起来,这是一种农民 意识的反映,与 目前的路线没有丝毫的共同

  点.”据此判断当时

  A.出现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B.夺取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C.中央存在“左”倾错误倾向 D.农民意识阻碍了革命发展

  高二历史试题

  1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一份作战计划中写道:“以确保武汉为核心敌之最大长处,在能

  以其机械化部队,利用我之铁路、公路,深 入猛进. (我)如 此以有力部队,在 正面节 节抵抗,游击部队在侧面予敌打击.”据此判断,该计划当时用以指导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围剿“红军

  C.抵御日本侵略 D.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14.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民主党派及无党 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其中,中 央

  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 人,政 务院副总理中有 2 人,34 个部级正职中有 15 人由党 外民主人士担任.这体现出

  A.新中国形成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 B.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C.左派人士与中间人士主导新政权 D.中共开始了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

  15.1952年,周恩来在驻外使节会议上批评了“简单的两大 阵营对立”的 思想方法,指 出资本 主义世界不是铁板一块,东南亚国家与 帝国主义有矛盾,中 国应争取这些国家. 这表明 当时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 B.外交不再拘泥于意识形态

  C.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谋求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

  16.1982年宪法颁布后,先后于1988 年和 1993 年修订,分 别增加了 “国 家允许私营经济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立法缺乏稳定和延续性 B.基层民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改革开放推动法制建设 D.已经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1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 出 “和 为贵”;周 恩来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新

  时期以来,叶剑英指出“台湾可以高度自 治”;邓 小平全面阐述了 “一 国两制”的 构想. 这 说明

  A.中国政府放弃了武力统一方针 B.国际形势左右着统一政策制定 C.港澳台问题解决过程曲折反复 D.“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发展

  21.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 产主义者同盟,以 “全 世界无产者,联 合起来 ”的 新口号代 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 的是 “通 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

  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B.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C.共产主义者同盟有了更科学的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2.俄国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倒戈主要是不愿意被派往前线,工人的口号是“打 倒战争”,只有一部分情绪激进的工人提出“打倒沙皇”的口号.这表明当时俄国

  A.君主观念根深蒂固 B.农民缺乏革命动力

  C.世界大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D.初步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3.194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指出,美国的援助只能 提供给“自 由世界”,“那 些反抗 来自国内或国外的极权主义压力、努力保存 他们的独立、民 主制度和人权自由的自由人 民,将得到美国重建援助的最优先考虑”.这说明,美国的援助计划

  A.实际上将苏联排除在外 B.要求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C.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D.强调美欧地位平等 24.右图为1986 年某杂志的一幅漫画 “三 人摔角”(站 台 上

  从左至右分别为美、日、欧,站台数 字分别为三者的购买

  力指数).该漫画内容可以用来说明

  A.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

  B.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D.两极格局瓦解的意义

  第Ⅱ卷(必考37分+ 选考15分,共52分)

  18.有研究者赞美雅典民主制,认为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有研究者指出其缺陷,认为它

  把广大奴隶和妇女排除在外;也有研究者批 判雅典民主制,认 为它是 “暴 民”对 精英的专 制.这说明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26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7、28

  A.价值取向影响历史结论 B.多种认识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D.时代变化决定历史叙述

  19.近代美国某观点认为:“吞噬了各州的立法、行 政和司法权利,从 它们的废墟上产生一个

  统一的政府,这个政府从性质上说,就是铁腕专制.”据此可知,持该观点者会反对

  A.共和制 B.三权分立 C.联邦制 D.直接选举

  20.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和军队最高首脑,但总统签署的法令必须有一名内阁

  成员副署方能有效;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但 需要参议院同意;内 阁由总统任命,但 需要 对议会负责.这体现出当时

  A.君主、共和两派的斗争与妥协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法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责任内阁制度初步确立

  高二历史试题 第3页(共6页)

  【必做部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3世纪,英国贵族就联合起 来迫使英王签署了 «大 宪章»,规 定国家重要 事务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1363年,又确 立了王在议会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1689 年通过

  «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 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确 立了君主立宪 制度.在德国,1848年革命失败,证 明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完成民主革命和统一德意 志民族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最终由普鲁士容克贵族和普鲁士军人通过武力的方式实现了.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 意志皇帝”称 号,有 权任命首相和 帝国官员、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签署法律、统率军队及任命军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高二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材料二 1905 年,清 政 府 派 五 大 臣 出 洋 考 察 宪 政.1906 年,清 政 府 预 备 仿 行 立 宪.

  1907年,光绪上谕要求设立资政院,各省设 立咨议局.1908 年,颁 布 «钦 定宪法大纲»,规 定 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规 定 “用 人之权,操 之君上 ”.1909 年到 1910 年,立 宪党人控 制下的咨议局先后组织发动了三次请愿,敦 促清廷速开国会. 第三次不仅将社会各界都卷 入进来,连十八省督 抚、资 政院议员也都为之推波助澜. 在当时 产 生 了 极 大 的 震 动.1911 年,清政府宣布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阁员13人,汉族4人,满族9人,其中7人为皇族.武 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决定废止皇族内阁,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采用英国君主 立宪主义”,提高国会地位.

  ———摘编自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德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立宪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法发展历程(部分)简表

  ———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 求:明 确写出论题, 阐述须史论结合.)

  【选考部分】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 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曹魏到西晋初年,土地荒芜和 人口逃亡问题严重. 豪势之家占有大量土地和 依附人口,“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 锥之土.”公 元 280 年,晋 武帝颁行户调式,包 括占 田制、品官占田荫客制和户调制.占田制规定 了诸侯和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国 王公侯

  大国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编户民)“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品 官占田荫客制则规定了官员所占土地和荫客(依 附人口)数 量,“各 以贵贱占田,品 第一者占 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户 调制规定按户征收户调 (绢、绵)和 田租,按 照 贫富分为九等,按等定数.改革后,“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出现了“牛马被野,余 粮栖亩”的景象.282年,西晋户数从245万户上升到377万户.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影响.(9分)

  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 取得了全胜,树 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此 后中 东陷入了不战不和的僵局.1973年10月,埃及在运河东 岸发起猛烈攻势,短 时间内控制了 运河东岸10—15公里的战略纵深.叙利亚军队向戈兰高地发动猛攻,收复了大片土地.16 日,以军 切断埃及第三军团的退路,取 得了战场主动.24 日,埃、叙、以 接受联合国 停 火 决 议,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后期遭受了失败,但在政治上仍取得了重大胜 利.战争爆发当天,叙利 亚与黎巴嫩关闭了其境内的输油管,其 后阿拉伯各产油国 统 一 减 产、提价、禁运和国有化.欧共体和日本被迫 先后发表声明,宣 称 242 号决议是中东和平的 基础,尊重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益.十月战争促使美国反思其中东政策,它感到推动阿以和 平才能将苏联排斥出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国家、巴 解和以色列也感到了寻求政治解决的必 要性.由此,政治解决阿以冲突的中东和平进程开始了.

  ———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胜利”的表现.(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国家“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原因.(6分)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C 3.A 4.D 5.A 6.D 7.B 8.B 9.D 10.B 11.B 12.C 13.C

  14.B 15.B 16.C 17.D 18.A 19.C 20.A 21.C 22.C 23.A 24.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 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第 28 题 15 分.共52分.

  25.(25分)

  (1)不同:英国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王权受到限制;德国国王拥有很大权力,专制主义 色彩浓厚.(4分) 原因:英国很早就有限制王权的传统,统一德国的普鲁士原本就有专制主义传统;英国资 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德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贵族力量相对强大;英国是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德国是普 鲁士以武力完成统一后,确 立的君主立宪制 度.(6分,学生若笼统答“两国 历史传统、资 本主义发展程度、阶 级力量对比、制 度确立 道路和方式不同”可酌情给分) (2)特点:学习西方;力图维护满清统治;渐进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推动双 向互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影响:清末的立宪活动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民主宪政思想的传播, 推动了政制、法制的近代化.(4分)

  (3)认识:民主宪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同 国情决定了不同国家的民主宪政道路不同; 不同国家民主宪政的形式不同;民 主宪政建设应当立足国情,从 实际出发. (5 分,答 出 其中两点即可)

  26.(12分)

  评分说明:学生可从古罗马法律的发展原因、趋 势、特 点、实 质等角度立论阐述,论 题如“平 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罗马法实质是维护贵族的利益”等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示例:

  论题:罗马法的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阐述: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经历了长 期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多 种因素起到了推动 作用.

  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不断进行斗争.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 罗马制订出 «十 二 铜表法»,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成为古罗马的基本法.同样是在 平民的要求下,古罗马法律赋予了平民和贵族通婚以及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随着罗马 帝国的扩张,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推动了万民法的产生.法学家在罗马法的发展中也 起了重要作用,其法律 著作和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古罗马的皇帝也推动 了 罗 马 法 的 发 展、完善,其敕令成为法律的重要来源,查士丁尼皇帝还推动了法律的整理、编纂,使罗马 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特点:把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相结合;贵 族根据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特权;一 方面保证 贵族享有特权,一方面又加以限制;赋税 体现均平思想 (或 “按 贫富等级交纳赋税”).(6 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影响:抑制了豪强兼并土地;赋税均平,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获得一定数量 土地,促进了西晋社会经济的发展;户口增加,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9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表现: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迫 使西方大国正视阿拉伯国家的要求;打 破了 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了中东和平历 程;迫 使欧共体、日 本发表声明,在 国际上孤立 了以色列.(9分) (2)原因: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一致;利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美苏两国在 中东地区的争夺与矛盾.(6分)

  有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太平天国在其统辖区内并没有大规模改变土地所有权,反而是维持原有的封建土地、财产

  关系,沿袭清朝旧制,征收土地税.这表明

  A.太平天国专注于军事斗争

  B.太平天国蜕化为地主阶级政权

  C.«天朝田亩制度»失去农民支持

  D.落后的农民运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

  7.甲午战争前,光绪帝要求“厚集兵力”,认真 备战;慈 禧反对贸然应战,支 持斡旋求和;李 鸿 章奔走于英、俄等国公使间,企求列强出面调停.该现象

  A.表明近代化努力效果显著 B.说明甲午战败有其必然性

  C.反映了列强之间矛盾尖锐 D.体现出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8.义和拳本为练习拳棒、传授武术的民间反清 秘密会社,近 代逐渐演变为反洋教组织,转 而

  支持满清政府.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策改剿为抚 B.列强侵略不断加深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开始了第一次分封.“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

  C.中西宗教信仰冲突

  D.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举旨在

  A.争取有影响的部族支持 B.笼络商代众多遗民

  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确立宗法分封制度

  2.汉初设置御史大夫作为最高监察长官,武帝时又于丞相府中设置丞相司直为丞相属官,负

  责监察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封侯及郡守.这反映出当时

  A.监察制度混乱无序 B.形成丞相专权局面 C.监察权与行政权的相互制约 D.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低效

  3.唐 代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科举制时说:“前 代选用,皆 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 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 于京师春还秋往,乌 聚云 合.”从这段话判断,科举制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了唐朝统治基础

  C.革除了以往各种弊端 D.选拔的人才更为优秀

  4.康熙后期规定,州县官缺中的一等人选必须“引见”,皇帝提出问题,待选官员自报履历,回

  答询问,皇帝藉此了解官员的能力水平 以至年龄相貌. 二等三等则由吏部直接铨选. 其

  目的是

  A.树立皇帝亲政典范 B.完善官员选拔制度

  C.杜绝吏部铨选营私舞弊 D.直接控制中低级别官员

  5.1844年,负责处理对英关系的钦差大臣耆英上奏:“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

  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且夷俗重女,每有尊客,必以妇女出见.”由此可见,耆英

  A.具有鲜明的天朝上国观念 B.深谙西方的社会风俗习惯

  C.挽回了鸦片战争利益损失 D.遵循了近代国际交往准则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9.以下为近代某条约的部分内容,推测该条约为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 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武昌起义后,象征18个行省汉族反清的“铁 血十八星旗”高 高飘扬于武汉. 南京临时政

  府成立后,以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变化表明

  A.反清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B.民族观念不断发展进步

  C.民族平等得以实现 D.南北和谈进展顺利

  11.20世纪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的物质主义 是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牺

  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 自损其命. 据此判断,他 们对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会是

  A.中国的“文艺复兴” B.一场巨大的灾难

  C.反帝反封建运动 D.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2.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议指 出:“只 是攻打城市,而 不是夺取城市,没 有决心将地方苏

  维埃政权在城市中树立起来,这是一种农民 意识的反映,与 目前的路线没有丝毫的共同

  点.”据此判断当时

  A.出现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B.夺取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C.中央存在“左”倾错误倾向 D.农民意识阻碍了革命发展

  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1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一份作战计划中写道:“以确保武汉为核心敌之最大长处,在能

  以其机械化部队,利用我之铁路、公路,深 入猛进. (我)如 此以有力部队,在 正面节 节抵抗,游击部队在侧面予敌打击.”据此判断,该计划当时用以指导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围剿“红军

  C.抵御日本侵略 D.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14.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民主党派及无党 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其中,中 央

  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 人,政 务院副总理中有 2 人,34 个部级正职中有 15 人由党 外民主人士担任.这体现出

  A.新中国形成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 B.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C.左派人士与中间人士主导新政权 D.中共开始了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

  15.1952年,周恩来在驻外使节会议上批评了“简单的两大 阵营对立”的 思想方法,指 出资本 主义世界不是铁板一块,东南亚国家与 帝国主义有矛盾,中 国应争取这些国家. 这表明 当时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 B.外交不再拘泥于意识形态

  C.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谋求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

  16.1982年宪法颁布后,先后于1988 年和 1993 年修订,分 别增加了 “国 家允许私营经济在

  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立法缺乏稳定和延续性 B.基层民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改革开放推动法制建设 D.已经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17.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 出 “和 为贵”;周 恩来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新

  时期以来,叶剑英指出“台湾可以高度自 治”;邓 小平全面阐述了 “一 国两制”的 构想. 这 说明

  A.中国政府放弃了武力统一方针 B.国际形势左右着统一政策制定 C.港澳台问题解决过程曲折反复 D.“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发展

  21.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 产主义者同盟,以 “全 世界无产者,联 合起来 ”的 新口号代 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 的是 “通 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

  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B.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C.共产主义者同盟有了更科学的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2.俄国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倒戈主要是不愿意被派往前线,工人的口号是“打 倒战争”,只有一部分情绪激进的工人提出“打倒沙皇”的口号.这表明当时俄国

  A.君主观念根深蒂固 B.农民缺乏革命动力

  C.世界大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D.初步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3.194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指出,美国的援助只能 提供给“自 由世界”,“那 些反抗 来自国内或国外的极权主义压力、努力保存 他们的独立、民 主制度和人权自由的自由人 民,将得到美国重建援助的最优先考虑”.这说明,美国的援助计划

  A.实际上将苏联排除在外 B.要求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C.造成了德国的分裂 D.强调美欧地位平等 24.右图为1986 年某杂志的一幅漫画 “三 人摔角”(站 台 上

  从左至右分别为美、日、欧,站台数 字分别为三者的购买

  力指数).该漫画内容可以用来说明

  A.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

  B.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D.两极格局瓦解的意义

  第Ⅱ卷(必考37分+ 选考15分,共52分)

  18.有研究者赞美雅典民主制,认为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有研究者指出其缺陷,认为它

  把广大奴隶和妇女排除在外;也有研究者批 判雅典民主制,认 为它是 “暴 民”对 精英的专 制.这说明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26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7、28

  A.价值取向影响历史结论 B.多种认识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D.时代变化决定历史叙述

  19.近代美国某观点认为:“吞噬了各州的立法、行 政和司法权利,从 它们的废墟上产生一个

  统一的政府,这个政府从性质上说,就是铁腕专制.”据此可知,持该观点者会反对

  A.共和制 B.三权分立 C.联邦制 D.直接选举

  20.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和军队最高首脑,但总统签署的法令必须有一名内阁

  成员副署方能有效;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但 需要参议院同意;内 阁由总统任命,但 需要 对议会负责.这体现出当时

  A.君主、共和两派的斗争与妥协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法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责任内阁制度初步确立

  【必做部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3世纪,英国贵族就联合起 来迫使英王签署了 «大 宪章»,规 定国家重要 事务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1363年,又确 立了王在议会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1689 年通过

  «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 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确 立了君主立宪 制度.在德国,1848年革命失败,证 明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完成民主革命和统一德意 志民族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最终由普鲁士容克贵族和普鲁士军人通过武力的方式实现了.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 意志皇帝”称 号,有 权任命首相和 帝国官员、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签署法律、统率军队及任命军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高二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材料二 1905 年,清 政 府 派 五 大 臣 出 洋 考 察 宪 政.1906 年,清 政 府 预 备 仿 行 立 宪.

  1907年,光绪上谕要求设立资政院,各省设 立咨议局.1908 年,颁 布 «钦 定宪法大纲»,规 定 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规 定 “用 人之权,操 之君上 ”.1909 年到 1910 年,立 宪党人控 制下的咨议局先后组织发动了三次请愿,敦 促清廷速开国会. 第三次不仅将社会各界都卷 入进来,连十八省督 抚、资 政院议员也都为之推波助澜. 在当时 产 生 了 极 大 的 震 动.1911 年,清政府宣布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阁员13人,汉族4人,满族9人,其中7人为皇族.武 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决定废止皇族内阁,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采用英国君主 立宪主义”,提高国会地位.

  ———摘编自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德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立宪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法发展历程(部分)简表

  ———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 求:明 确写出论题, 阐述须史论结合.)

  【选考部分】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 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曹魏到西晋初年,土地荒芜和 人口逃亡问题严重. 豪势之家占有大量土地和 依附人口,“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 锥之土.”公 元 280 年,晋 武帝颁行户调式,包 括占 田制、品官占田荫客制和户调制.占田制规定 了诸侯和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国 王公侯

  大国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编户民)“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品 官占田荫客制则规定了官员所占土地和荫客(依 附人口)数 量,“各 以贵贱占田,品 第一者占 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户 调制规定按户征收户调 (绢、绵)和 田租,按 照 贫富分为九等,按等定数.改革后,“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出现了“牛马被野,余 粮栖亩”的景象.282年,西晋户数从245万户上升到377万户.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实施户调式的影响.(9分)

  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 取得了全胜,树 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此 后中 东陷入了不战不和的僵局.1973年10月,埃及在运河东 岸发起猛烈攻势,短 时间内控制了 运河东岸10—15公里的战略纵深.叙利亚军队向戈兰高地发动猛攻,收复了大片土地.16 日,以军 切断埃及第三军团的退路,取 得了战场主动.24 日,埃、叙、以 接受联合国 停 火 决 议,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后期遭受了失败,但在政治上仍取得了重大胜 利.战争爆发当天,叙利 亚与黎巴嫩关闭了其境内的输油管,其 后阿拉伯各产油国 统 一 减 产、提价、禁运和国有化.欧共体和日本被迫 先后发表声明,宣 称 242 号决议是中东和平的 基础,尊重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益.十月战争促使美国反思其中东政策,它感到推动阿以和 平才能将苏联排斥出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国家、巴 解和以色列也感到了寻求政治解决的必 要性.由此,政治解决阿以冲突的中东和平进程开始了.

  ———黄民兴«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国家“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胜利”的表现.(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国家“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原因.(6分)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C 3.A 4.D 5.A 6.D 7.B 8.B 9.D 10.B 11.B 12.C 13.C

  14.B 15.B 16.C 17.D 18.A 19.C 20.A 21.C 22.C 23.A 24.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 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第 28 题 15 分.共52分.

  25.(25分)

  (1)不同:英国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王权受到限制;德国国王拥有很大权力,专制主义 色彩浓厚.(4分) 原因:英国很早就有限制王权的传统,统一德国的普鲁士原本就有专制主义传统;英国资 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德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贵族力量相对强大;英国是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德国是普 鲁士以武力完成统一后,确 立的君主立宪制 度.(6分,学生若笼统答“两国 历史传统、资 本主义发展程度、阶 级力量对比、制 度确立 道路和方式不同”可酌情给分) (2)特点:学习西方;力图维护满清统治;渐进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推动双 向互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影响:清末的立宪活动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民主宪政思想的传播, 推动了政制、法制的近代化.(4分)

  (3)认识:民主宪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同 国情决定了不同国家的民主宪政道路不同; 不同国家民主宪政的形式不同;民 主宪政建设应当立足国情,从 实际出发. (5 分,答 出 其中两点即可)

  26.(12分)

  评分说明:学生可从古罗马法律的发展原因、趋 势、特 点、实 质等角度立论阐述,论 题如“平 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罗马法实质是维护贵族的利益”等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示例:

  论题:罗马法的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阐述: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经历了长 期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多 种因素起到了推动 作用.

  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不断进行斗争.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 罗马制订出 «十 二 铜表法»,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成为古罗马的基本法.同样是在 平民的要求下,古罗马法律赋予了平民和贵族通婚以及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随着罗马 帝国的扩张,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推动了万民法的产生.法学家在罗马法的发展中也 起了重要作用,其法律 著作和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古罗马的皇帝也推动 了 罗 马 法 的 发 展、完善,其敕令成为法律的重要来源,查士丁尼皇帝还推动了法律的整理、编纂,使罗马 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2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特点:把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相结合;贵 族根据品级高低享有不同特权;一 方面保证 贵族享有特权,一方面又加以限制;赋税 体现均平思想 (或 “按 贫富等级交纳赋税”).(6 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影响:抑制了豪强兼并土地;赋税均平,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获得一定数量 土地,促进了西晋社会经济的发展;户口增加,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9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28.【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表现: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迫 使西方大国正视阿拉伯国家的要求;打 破了 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了中东和平历 程;迫 使欧共体、日 本发表声明,在 国际上孤立 了以色列.(9分) (2)原因: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一致;利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美苏两国在 中东地区的争夺与矛盾.(6分)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24.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与此相关的制度

  A.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 B.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C.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 D.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

  25.《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26.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

  27.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

  A.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 D.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 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

  1859年 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

  1861年 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28.上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A.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29.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的重点集中在兴办铁路、学堂和编练新军等方面。有人据此指出:“目前之急,首在筹饷,次在练兵,而筹饷练兵之本源,尤在敦劝工商,广兴学校。”这些情形

  A.表明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有了显著发展 B.与改良派所提倡的内容有吻合之处

  C.阻碍了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的并行发展 D.给了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合法机会

  30.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是1906年李叔同先生在日本编辑的《音乐小杂志》,自它诞生至1949年,我国的音乐期刊已知出版的达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三十年代中叶,我国主流音乐期刊最有可能成为

  A.专注音乐理论娱乐的阵地 B.表现主义音乐的宣传阵地

  C.为救亡和抗战服务的阵地 D.中外音乐交流的活动阵地

  31.1978年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率中国代表团正式访问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等西欧五国。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谷牧访问西欧五国情况汇报,会上谷牧提出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等主张。这次考察

  A.助推改革开放决策形成 B.促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见识了知识经济的伟力 D.目睹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32.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是

  A.人人平等 B.选贤举能 C.集思广益 D.人民主权

  3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选择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成为世界政党制度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制度下

  A.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B.坚持“轮流执政”的方针

  C.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既有政协职能、又有人大职能

  34.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表明包产到户

  A.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没有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关系

  C.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是在中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

  35.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促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吸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 B.吸收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中国改革开放在城市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 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 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法签订英法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他们还认识到,导致这种时代变动的原因是西方各国工业发展,商务发达,使“环地球九万里之中,无不周游贩运”。通商贸易是沟通各国的桥梁,联系世界的纽带。他们谈到这种认识时说,“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划疆自穹,不相往来百货流商云集”,从而形成了各国交往、相互通商的新局面。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在对这种局势发出的大声疾呼中,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食”来描绘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的通商贸易政策,并说明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41.(12分)材 料: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之谜。对此已经有多个版本的解答。李约瑟自己认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官僚制度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科举制度是最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则提出,中国文字的模糊性和形式逻辑的缺乏是主要原因。 ——-改编自易纲《求解中国科技落后的‘李约瑟之谜’》和搜狗百科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李约瑟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政府认为,“共产党国家只不过将停战作为削落和分裂自由世界的手段”。据此艾森豪威尔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日韩的援助。另一方面努力促成“尽早建立包括菲律宾、日本、中华民国、韩国在内的...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因此朝鲜战争以后,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也有了新进展。1853年11月17日,美韩正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着美韩同盟的建立,从此,韩国正式成为美国在东北亚一个重要的盟友。

  ---- 据夏季亭《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东北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所采取的措施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唐甄(1630-1704年)号圆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着述,家徒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缀,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已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潜诗》等。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

  (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7分)

  三.历史部分

  24-28 ABDCA 29-33 BCADC 34-35AD

  40.(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往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障碍;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不懈斗争。(4分)影响:使英国的机器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为大宗工业品的输出和大宗原料、粮食的输入拓宽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贸易进入自由贸易时代。(6分)

  (2)认识:西方世界引发的工业化浪潮,蓬勃发展的商业贸易,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体;科技进步对工商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剧了各国的激烈竞争。(6分)评价:他们认为在世界各国商业互通、发展和竞争的时代背景下,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体现了洋务思潮的较高水平;这种对世界现代化大势的认识,虽然还比较直观、肤浅,但已不同于近代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世界观念;这种新的世界观念的确立,使洋务知识分子从思想观念上开始走出传统的封闭型体系,走向现代的开放型世界,从而奠定了维新思潮的思想基础。(7分)

  41.答案示例1

  论题:封建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2分)

  阐述: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益黑暗腐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文化思想上,科举制扼杀了人们创造力,重农抑商的负面影响等;对外关系上,

  闭关锁国,使中国缺乏对世界大势的了解等。(8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可见,封建制度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2分)

  示例2

  论题:封建官僚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2分)

  44.(15分)

  (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每点2分,共8分)

  (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2分)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2分)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到来;(2分)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1分

  阐述: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以皇帝为中心,以地主阶级为基础的封建官僚制度。(2分)在这一制度下,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难以获取地位与权力,商业得不到蓬勃发展,技术发明给发明者和使用者带来的利益有限;(3分)另外,上行下效,导致全社会轻视工商业与创造发明(3分),因此工业技术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中国近代科技落后。(2分)

  示例3

  论题:科举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2分)

  阐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2分)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制度,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3分)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扼杀了创造力。(3分)明清时期的科技大多是总结性的成果,缺原创性的发明。(2分)因此工业技术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中国近代科技落后。(2分)

  45.(15分)(1)措施:加强对日本和韩国的扶植;

  建立对中国和苏联包围的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

  强化美日韩三国的同盟关系。(6分)

  (2)影响:强化了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控制;

  加剧了美日韩等国家与中国的对抗;

  影响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不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任答3点9分)

  46.(1)主要思想主张:批判 “君权神授”,揭批君主专制的罪恶;痛恨官场腐败行为;主张社会平等相处、允许十士人和民众关心和议论政治;倡导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8分,每点2分)

  (2) 评价:唐甄生活于清朝初年,其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要求。(3分)他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以及主张社会平等、允许士民议政等,已具有初步民主意识。(2分)他的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还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具体措施。(2分)(共7分)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相关文章:

1.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试卷

2.高二历史会考试题卷

3.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考试试题

4.高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5.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419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