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商周及秦朝时期的历史题目会有哪些呢?来一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试题及参考答案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通过指定继承人,让嫡长子继承大宗地位,这样能够防止诸子为了争夺权力和财产而进行争斗,最终目的是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B

  2.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  )

  A.皇帝制的建立 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 D.宗法制的瓦解

  解析:“周制微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选择B。皇帝制的建立和郡县制的推行均为秦统一后的措施;秦统一后宗法制并未瓦解。

  答案:B

  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  )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题目的关键信息: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用血缘嫡庶两个系统来分配政治权力与财产。由此可知,“天”乃是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正确。

  答案:C

  4.《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

  A.宗法制、分封制 B.郡县制、行省制

  C.皇帝制、中央集权制 D.民主制、元首制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造成的:分封制强调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A

  5.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据此可推断当时 (  )

  A.公元纪年法产生 B.战国七雄并立

  C.诸侯王割据称雄 D.宗法制度崩溃

  解析:由“周考王、秦躁公、魏文侯、赵囊子”等信息可以看出,是诸侯并立的历史时期,即诸侯王割据称雄的时代。

  答案:C

  6.“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解析: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的特点有关,B反映了宗法制的主旨。

  答案:B

  7.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分封制度”对“中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其强调的是分封制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同一性。故选C。西周文化和西周统治都是分析分封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没有涉及“自先秦以来”,故A、B错误,分封制阻碍中华民族融合的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意思相反,故D错误。

  答案:C

  8.《史记》载:“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六国贵族是亡秦的主要力量

  B.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C.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

  D.司马迁记载上述史实是要歌颂汉武帝治国有方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司马迁认为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

  答案:C

  9.《史记》中“法令出”“别黑白而定一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这一制度指皇帝制度。

  答案:B

  10.右图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解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被后世沿用。B、C、D三项属于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内容。

  答案:A

  11.“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  )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解析: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度。而郡县制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发展、完善、加强和强化的过程。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调集人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保障经济和文化发展

  B.权力高度集中,终将导致统治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C.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阻碍作用

  D.阻碍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权力集中与暴政没有必然联系,中央集权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若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执掌上来说是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归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结合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说明其特点和等级关系。第(2)题,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归纳特点;背景可以从秦汉时期农业耕种方式、土地制度、统治思想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具体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等角度谈对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认识。

  答案:(1)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构建帝国组织。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制度基础: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

  (2)特点:官僚政治全面展开,但家国尚未分离,处于中国古代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时期。背景:①铁器牛耕逐渐推广,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地主土地私有制成为主要经济基础;②统一的政治局面和广阔领土,促使统治阶级采取新的政治制度;③法家思想和儒法结合的儒家思想先后成为秦汉时期的主导思想;但秦汉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刚刚统一全国的政治形势也决定了其制度具有承前接后的过渡时期的特点。

  (3)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

  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第(2)题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一个制度的作用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归纳。第(3)题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

  答案:(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

  (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

  (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

商周及秦朝时期的历史题目会有哪些呢?来一个课时训练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仅供参考! 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试题及参考答案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西周时期择立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

    今年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但仔细体会之下,觉得试卷还是有细微的变化。今年的高考试卷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

  • 2017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
    2017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它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考查功能、教育导向功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仅供参考! 2017年北京

  • 2017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课程下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关涉高考改革的本质与核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试题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每年都会有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创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7江苏

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