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宋门太极的简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宋门太极,是由宋清河先生对所学的古传忽灵架太极拳进行加工提炼,在继承原汁原味的太极拳基础上,广泛吸纳陕西地方武术、道家功夫和少林功夫的精髓,于1945年至1970年间,形成了以背丝扣、十指连为核心的基本理法。既体现了太极拳的特点,又突出了较强的个性,脱化成独树一帜的太极拳新流派。宋清河先生逝世后于1976年正式称为宋门太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宋门太极的简介。

  宋门太极的历史渊源

  宋清河先生,1904年出生,陕西户县秦渡镇人,原籍河南省原籍河南怀庆府崇义镇金冢村,1975年逝世于秦渡镇,后人尊称为"老宋氏"。

  宋清河先生幼年秉承家学,后师从陈应德先生习练忽灵太极拳。忽灵太极拳由清末太极拳大师李景彦先生在其师陈清萍先生所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李景彦先生传杨虎、王赐信、张国栋等诸先生,陈应德先生年龄较小,因师门辈分规矩的限制,虽受教于李景彦先生却名为杨虎先生之徒。陈应德先生因机缘巧合,跟随李景彦、杨虎、王赐信等诸先生学习,较为全面的继承了忽灵太极拳。宋清河先生入陕前跟随陈应德先生学拳期间,由于他尊师重道、肯下功夫和善于钻研,深得陈应德先生的喜爱,较为全面的继承了忽灵太极拳。

  宋清河先生青年时期处于旧中国社会动荡、连年战乱的年代,他出身社会底层,十六岁打擂台闻名,因技精而被迫征入旧军队,被选拔为武术教官,后为政府要员的保镖。长期面对生死拼杀,使宋清河先生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并且接触到了大量的行家里手,学到了很多珍秘的技艺,如草上飞功夫等等。成年后的宋清河先生目睹社会黑暗和百姓疾苦,厌倦了被军阀驱使的生活,遂寻机逃脱,隐秘于内蒙、陕西宝鸡一带,最终隐姓埋名于陕西户县秦渡镇,在这期间与陕西传统拳种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1940年,其师陈应德先生闻讯赴秦镇再传核心技艺,宋清河先生最终得到了太极拳的真谛。

  宋清河先生历经二十余年,依据其所学习的太极拳、家传猴拳以及道家七十二式和少林功夫,结合自己多年来实战经验和教训,并在交流中吸取了陕西传统拳种的精髓,逐渐形成了以"背丝扣"为根本理法,"十指连"为鲜明特点的宋门太极拳,于1970年后开始秘密传授这套拳法,并嘱咐弟子们在他百年之后可以称之为"宋门太极"。

  宋门太极的基本特征

  宋门太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定型以来,至今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完美地体现太极拳的特点。

  宋门太极拳较为完备地保留了古传太极,又有升华性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摒弃古法,而是丰富了太极拳的理法和技法,通过混元功、扑棱功、忽灵功、忽雷功和冰雪功五层功夫的修炼,使人体返回到先天状态,能够随心所欲地牵动四两拔千斤,实现太极拳顺势借力的理念和以小吃大的特点。

  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宋门太极拳非常注重调劲技术,统领背丝扣和十指连理法。这些理法,同时也是技法,使得宋门太极无论是行拳形态还是技击模式,都流露出浓郁的个性,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其它太极拳。

  三非常重视技击性和实用性。

  宋门太极拳一直坚持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摒弃华而不实的东西,所总结的出来拳法功法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并且整个训练过程都是围绕着技击性展开的,要求传人必须学以致用,才算是合格的传人。

  四具有非常高的锻炼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宋门太极拳具有独特的锻炼方式,内外兼修并顺应天时、地利,使人体的气血、劲力得到充分的滋养,达到阴平阳秘的养生效果。同时,宋门太极拳的演练非常具有艺术性,具有较高表演性和观赏性,使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宋门太极的拳术体系

  宋门太极是一个体系完备的拳种,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太极拳理法、拳架、散手、功法和兵器五个方面。

  一理法:

  宋门太极严格遵循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和借力打力的太极拳基本理念,同时也具有独特的理法。宋门太极有句名言"天大的把式和人犯顶也是外行!",点出了宋门太极的奥妙所在。宋门太极以调劲为灵魂统领,以背丝扣为基本理法,以十指连为鲜明特征,在空与反空中见奇。

  宋门太极中背丝扣、十指连的概念与各家太极拳中的背丝扣、十指连概念截然不同,是一个完整的太极拳理法体系,是对古传太极拳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既是理法也是打法。宋门太极拳的练习和技击都是以背丝扣为根本,理为一贯。

  十指连理法是对背丝扣理法的进一步发挥,成为最能体现宋门太极拳特色的理法和技法。通过有效控制人体梢节,来实现太极拳四两拔千斤的目的,达到了顺势借力、以小吃大的效果。

  二拳架:

  宋门太极的拳架,根据学者进步程度,有多种操练模式,旧时称为快太极、一式赶三架、乎灵小架、无形架等等。此套拳架,经宋清和加工提炼,变得极为复杂难练,技击性极强。

  最有代表性的操练方式,演练起来动作流利巧窍,脚下嚓嚓寸劲,身形吞吐避让、猫腰缩干,刁钻古怪,前手如叨、后手似叼,忽灵玄妙。轻是落叶重似铁,慢如抽丝快似闪电,稳似旋鹰。动作如抽丝,转变如闪电,发劲是炸雷。有无孔不入之势,有平地无故起旋风之态。

  三散手:

  宋门太极是在太极的状态下,达到定彼阴阳的制人之法,看其有形,摸其无形,百变无迹,制人而不伤人的。

  宋门太极拳的绝技为背丝扣和十指连,二者有机配合,远攻如神龙出水,近取如蚂蚁溃堤。出手有美女采花之妙,书生纹笔之巧,诸葛亮摇羽扇之潇洒,苏雅士宽带之大方。

  宋门太极的散手,是通过单推手、乱踩花的训练逐步达到散手的。其中的乱踩花要求"乱环术,没个头,谁见了谁发愁"是以背丝扣为根本,不拘形式,几乎可以变化出所有的拳势,是学以致用的关键。

  十指连,堪称是宋门太极中最独特的技术,在顺遂中能拶住对方的手指,达到一窍拨千斤的目的,是重要的近取战法。主要手法有:仙童掰灵芝、孩童插香、玉女抽线、老鹰叼鱼、摇拐磨、佛手、十指互拨等。

  四功法:

  宋门太极根据太极拳的宗旨和自身特点,创立了一系列的功法,简洁实用,上功极快,主要包括:

  活化关节的基本功、矫正身体的浑圆功、锤炼身法的基本功、十指连基本功和劲法基本功,此外,还传有草上飞轻功、活沙掌、七寸桩、闭五行等内家功法。

  五兵器:

  主要有短棍、软鞭和绳镖等。

  宋门太极的技术规范

  宋门太极,内含外十三诀、内十三诀,以及十二大形、十二小形、九跌十八滚以及眼五行诀等,师门有训"练好太极拳,6、9、8、背、圆,子田着。"

  主要的动作规范可概括为:

  手八法:钩、挂、嵌、连、搬、拦、揽、搬。

  肘八法:穿、挑、拐、抱、缠、绕、冲、盘。

  腿八法:进、退、行、迈、刨、转、蹲、蹬。

  头八法:摇、抵、摆、叩、磕、冲、舔、卧。

  膝八法:迎,跪,缠,衬,坐,套,壁,绷。

  每种规范都有相应的指导歌诀,以腿八法为例,歌曰:

  进如穿梭躲闪冲,

  退似化身鼠进洞,

  行如泼兔蹦跳中,

  迈步如猫想着行,

  野狼刨土抠地缝,

  转如荷珠跐溜行,

  乌鸡蹬爪曲身就,

  蹲似猿猴要机灵。

  宋门太极的拳架拳势

  拳势表:

  01、怀中抱月 02、提手上势 03、指裆捶

  04、揽雀尾 05、如封似闭 06、单鞭

  07、指裆捶 08、右搂膝 09、白鹤晾翅

  10、斜行 11、海底针 12、跨步斜行

  13、掩手捶 14、撇身捶 15、赤手捶

  16、活手捶 17、肘底藏拳 18、左倒撵猴

  19、右倒撵猴 20、左倒撵猴 21、右搂膝

  22、白鹤晾翅 23、斜行 24、铺地锦

  25、闪通壁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29、十字摆镰 30、击地捶

  31、二起开蹬 32、鹞子翻身 33、单鞭

  34、前招后招 35、右野马分鬃 36、左野马分鬃

  37、玉女穿梭 38、揽雀尾 39、如封似闭

  40、单鞭 41、横云手 42、搂膝跌岔

  43、右金鸡独立 44、左金鸡独立 45、左倒撵猴

  46、右倒撵猴 47、左倒撵猴 48、右搂膝

  49、白鹤晾翅 50、斜行 51、铺地锦

  52、闪通壁 53、单鞭 54、云手

  55、高探马 56、十字摆镰 57、翻花指裆捶

  58、提手上势 59、指裆捶 60、揽雀尾

  61、如封似闭 62、阴擒拿 63、翻花舞袖指裆捶

  64、提手上势 65、指裆捶 66、揽雀尾

  67、如封似闭 68、阳擒拿 69、翻花舞袖指裆捶

  70、提手上势 71、指裆捶 72、揽雀尾

  73、如封似闭 74、单鞭 75、上步七星

  76、退步跨虎 77、双摆镰 78、拦手止杀

  79、打虎势 80、犀牛望月 81、收式

  宋门太极的传播情况

  宋门太极的主要活动与分布区域有西安市长安区、户县及周边等地区。宋门太极的主要传承为:

  创始人:宋清河宗师

  宋门太极的第一代传人:

  齐百胜、张云德、弋蕃献、郑光荣、吕生虎、张志文、李山胜、杨中旺、乾成荣、韩耀涛、张军民、李世民等百十余人。

  宋门太极的第二代传人:

  王工宣、贺小成、于光磊、张博智、柏联合、王康利、王小龙、侯胜军、崔亚良、王保才、陈永会、李海民、赵稳定、高川等百余人。第六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奖门人

  第六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奖门人

  2009年10月以来,在第二代传人王工宣等宋门弟子的弘扬下,宋门太极始为世人所知。2011年8月下旬,宋门太极被官方以"宋清河太极拳"的名义邀请参加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引起了武术界的广泛关注。

5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