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运动,要求心静用意,肢体内外充分放松。就是说,不但肌肉、皮肤、骨节要放松,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全身处处都放松。 练太极拳方松的要领是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放松的要领。欢迎阅读!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1、头部

  头部要正直,头顶百会穴(在两头角中间)要有轻轻上提之意,如有绳索悬起,练拳时顶劲始终不可丢失。古典拳论总结为“虚领顶劲神贯顶”。眼自然平视,眼神要照顾主要手足的移动。

  耳尖有上提之意,耳要静听身后。训练视觉、听觉。鼻自然呼吸,发劲的一刹那因鼻呼气不够用时,可以微张口,口鼻同时呼气。口唇轻闭,牙齿轻合,舌放平,舌尖轻舐上腭,津液要咽下;下颌微向里收。面容要自然严肃,但勿露紧张或粗暴之状。

  当中的细节要领,在于大家呼吸时去慢慢体会,注意吞吐均匀。

  颈项要自然竖直,随目光、动向而灵活转动,颈项后面两条大筋间的“哑门穴”与下面“长强穴”(位于尾闾骨附近)相呼应。作为“身弓”以腰脊为“弓把”的两把弓梢,以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对推手时的缠绕蓄发、运用自如极有关系。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2、肩臂部

  两肩平正松沉,不可耸起,不可后张,微向前蜷以助“含胸”,能加强合力。肘关节要下垂并微有外撑之意,有助于“绷劲”和合力作用。

  肘关节微屈,“肘不贴肋”,腋下留有一立拳地位,便于推手时两膊有回旋余地。

  同时,身体也要保持中正,不能歪斜或做多余的动作。

  腕关节要求柔活而有韧性地运转,并要“坐腕”(拓腕),成势时沉着下塌,并有定向,促使手掌徐徐贯足内劲,腕关节柔活有韧性,能发挥擒拿和解脱擒拿而反擒拿的作用。

  推手中,当控制对方劲路时也必须“坐腕”,才能“搭手和落榫”(落榫是比喻木工以斧击榫,榫头即吃住,牢不可移),放劲干脆。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3、胸背部

  胸要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内缩。背要舒展,肌肉松沉,两肩中间脊骨(大椎)要随顶劲上领而向上鼓起,使这部分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或“气贴背”。

  胸背合称为“含胸拔背”,有外向前合之意,与合力放劲有关。脊柱要节节松沉直竖,虚虚对准。腹部要有松静外向前合之意。随吸气小腹微内收,随呼气小腹微外凸(气沉丹田),不可一味“气沉丹田”,以免日久形成大肚子。

  腰要松、沉、直,旋转要灵活,这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位起着主要作用。古典拳论指出: “主宰于腰。”“刻刻留心在腰间。”

  臀部要按照生理状态自然外凸,但不要蹶起屁股,练成凸臀,也不要故意收进,练成没有屁股。要像坐着写字或静坐时的臀部自然外凸。尾闾脊骨根要对向身前中线,称做“尾闾正中”。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4、腿部

  两大腿里侧两胯中间为裆,即会阴穴。两胯根要撑开,使裆撑开撑圆,旋转能灵活,步幅能开大,踢腿能高。

  凡马步须胯与膝平,弓蹬步的弓腿须胯与膝平,虚腿迈出时也须胯与膝平,这是发达腿肌、膝关节增强支撑力的练法。年老功浅者不可勉强仿效。

  两外股微向里(前)合,两膝微屈,有外撑里合之意。小腿下部应略向外斜撑,等于下盘加大,使桩步稳当。脚踝负担全身重量,要挺住有力又能旋动以调整重心。

  两足平实踏地,足踵、足掌内侧和拇趾、二趾、中趾稍用力,足尖微向外撇成外八字形(此系老架步型,新架足尖向前,不外撇成八字形)。上述要求,基本上适用于全部拳势。

  练太极拳放松的作用

  1.有助于消除疲劳,特别是大脑可以得到净化和调整,思维清晰

  与此同时,四肢也能收到刺激,个各器官、生理能够达到协调和平衡,身体免疫力增强。

  2.有利于气血经络畅通

  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气滞血糖等副作用。

  3.有利于动作转换的轻灵、协调

  否则,就显得僵硬、笨拙。

  4.便于内气下沉,上虚下实

  既有利于身体稳固,又有利于发力扎实,因此,也可以说,不会放松,发力就不会有力。

  5.有利于追求柔软,积柔成刚

  只有松柔才能生刚,继而生劲。同时,也要领悟太极拳,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

  放松,是练拳的关键所在,放松有助于太极拳柔和舒展动作的施展。

看了“太极拳放松的要领”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放松的分类和方法

2.太极拳十大要领莫轻视

3.太极拳中周身各个部位的放松方法

4.太极拳的基本功和身法要领

5.太极拳要领歌

6.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7.在太极拳要领上找感觉

96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