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推手与摔跤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如何体现出太极拳的本质呢?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表现,也是学习太极技击和散手的重要基础。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推手与摔跤。欢迎阅读!

  太极推手与摔跤

  有的人觉得太极拳柔和缓慢,怎么能用于实战呢?其实不然,太极拳注重后发制人,在对战中,刚柔相济,战胜对方。

  有位年轻的朋友,想参加太极推手比赛。小伙子跟一位太极名家学习有五六年,推手已经很有功底。他同他的老师说了他的想法,他的老师不同意。但小伙子似乎心意已决。

  他说他去参加主要是为了见世面。学习多年太极拳,有推手比赛,心中不免痒痒。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总该开阔眼界。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常练太极拳能提高技击能力,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太极拳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

  不过,要参加比赛,总要有个要赢的心,如果去就是为了凑个热闹,海选就淘汰,在泛泛者还可以,如果是跟名家学了五六年,又在师兄弟中是佼佼者,那一定心里不是滋味。

  一位行家跟他建议,找位好的摔跤教练,下功夫学上一年再说。小伙子听从了建议,下功夫学了一年摔跤,果然,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取得了不菲战绩。

  民间太极推手,主要练的是听劲懂劲,此外,还有推手中的各种技巧。而这种推手对错的判定,主要是顶和丢。太极拳的最大特点是不用力,一顶就说明用了力,同样,丢也说明,沾连粘随的功夫不到家。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习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也是当今人们练习最多的拳法。

  有了这两个标准,于是就要在推手中找毛病,从而去纠正。推手的另一项功用是为了弥补散手的不足。民间互相推手时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呢,多为友好的切磋。

  其中也有要拼个输赢的,但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能摔,不能打,不能反关节。当然了,也有那不开眼的,我就用摔,用打,用反骨节,赢才是硬道理。遇到这样的人,功夫不全面的,或者和善的,躲开不理就是了,遇到有火气的,那就干脆来个街战。

  打个鼻青脸肿。这种情况总是极其少的,谁又那么不知趣呢?要说略有点破格,那还是常有的,所谓破格点的,也就是打打擦边球。因为毕竟大家只是玩,只是娱乐,又没有仇,用不着街战。

  推手是太极拳的一种辅助训练方式,它不是实战。然而,比赛就不一样了。一成比赛,名字叫太极推手,虽然与太极拳还有瓜葛,实际上就已经是另起炉灶了。最近,在网上看了几场推手比赛。更确定了这一看法。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一旦形成规则,无论这规则是宽是严,那比赛就必须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作为选手,则要在规则内施展功夫。至于用什么招法,用哪家功夫,那就不是能够约束得了的了。

  循规蹈矩的练习太极拳,循规蹈矩的推手,遇到不循规蹈矩的,失败的概率就大增。真正在太极拳的训练中练出如火纯清功夫的毕竟是少之又少,就是当今的许多所谓大师,其实也多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何况弟子们了。

  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不用力打人,才为太极拳,就是十年出了师,也未必能够做到。在不用力中夹杂着用力取胜,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要求太极推手比赛完全用太极功夫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太极推手比赛,其实已经脱离了太极推手的本意。不过也没什么大碍,体育运动都是人创造的,创造出一个新的项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观看柔道比赛,在我这外行看来,好看的程度并不比太极推手高出多少。

  太极推手其实就是揉手加推法和摔法。摔法与摔跤有一定的区别,就是不能主动使绊,但用脚别还是可以的。曾有人很崇尚陈式太极拳,说陈氏得名次的比较多,其实这同陈氏发展这项运动早和有官方支持不无关系。

  文章开头那位年轻人正是有太极揉手和推的经验,又很好的学习了摔跤,故而才能取得好成绩。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这太极推手比赛的训练,它并非全来自太极,如果死守着太极遗训不放,那就很可能败下阵来。

  比赛中的一些招法,在民间推手中往往是不能用的。这就是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就见到这么一位,他拿过名次,他善用的招法是用手钩人脖子,暗中伸出一只脚埋伏在对方后退的脚后勾住,他向前拉对手脖子,对手必然向后挣,他顺势用勾脖子手的后节肘击推对手肩部,对方向后之势已成,而他埋伏的勾脚正好发挥作用,对方一下子狠狠的摔了个大屁墩。

  这样的招法在民间一般是不允许的。但对方不是他的对手,真个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暗骂不地道。须知推手中也有横的,看不过,也不说话,只是心中主意已成。

  待到此二人推手时,那人又用此一招,这横者,顺势就用脑门向他撞去,就听“当”的一声脆响,撞的他立即双手捂住了脸。一抬开手,鼻涕眼泪都下来了。横者赶紧说“失手失手”。

  吃亏的自然气不顺,加之自己技术这么高,怎么就这么认栽。于是二人又比划。这次他突然两手从横者两臂与两肋中穿过,企图抱着后背向一侧带。横者也不含糊,用肘加紧两肋,一个大变脸,手下反关节。

  再看这位,疼的立即矮下身去,手指手腕差点没被弄断。横者后来说,你不讲规矩,那就别怪我玩阴的。

  讲规矩的和不讲规矩的玩,讲规矩的就常常吃亏,对不讲规矩的,只有用不讲规矩对待。规则在不同的场合是不同的。

  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即便是简单的推手,也还是应该预备点摔打踢拿的功夫,拳到用时方恨少,这之中缺了一项两项,就等于手脚有残疾,就不健全。

  太极推手的劲法

  太极推手的劲法一、听劲

  “听劲”是用皮肤触觉感知对方劲路变化的方法,是太极推手以柔克刚和“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是一种对付对手攻击的对策反应,是感觉和反应的结合。

  “听劲”的实质是对对方攻击的判断,对方欲发劲击我,我要防守反击,必须对其攻击部位作出准确的判断,判断他使用的是什么着法,发劲的方向和大小,发力时间,我身上的着力点和他后续的劲路。对此要形成一种反射或叫反应。

  “听劲”的技巧是随法,随法是在身体放松的条件下跟随对方的劲路,一起运动。“随”的功夫要做到速度上不快不慢,力量上不增不减,与对方紧密合拍。

  太极推手的劲法二、引劲

  引劲是引诱对方出力,使其深入的方法。

  引劲的技巧主要是沾粘两种劲法。

  1、沾

  沾是向上拔高的意思。意即将对方劲路引长。在动作方法上,只要顺着对方来劲的走向略微加快一点速度,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也加快了进攻的速度,想要追赶你而被你调动,其状态犹如磁石吸铁一样。

  2、粘

  这里的“粘”就是如胶似漆的意思。指对方后退时,手臂就像胶漆一样地粘住对方,使其摆脱不得,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

  在动作方法上,只要顺着对方退劲的走向略微加快一点速度,同时使自己的劲力直指对方的中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后退的速度,想要摆脱却又摆脱不得。

  太极推手的劲法三、化劲

  化劲,即化解对方的劲力。在推手时,当对方的手接触我身发劲的一刹那,依靠我自身的极小活动把攻来的劲消耗掉,其原理是使对方发出之力作用在一个圆活松柔的物体上而耗失掉。

  化劲的技巧是走法。意即使对方的劲力从自己身体边走开。在动作方法上,通过全身的内收旋转,使对方的来力突然扑空,并从身边滑落,其状态犹如缩小并旋转的气球。

  太极推手的劲法四、发劲

  发劲是劲力的释放方法。将通过练习而具备的劲力积蓄、传递条件综合起来,实现对外界的作用。

  其劲的技巧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见《太极拳论》)。它是肌纤维由收缩变为伸张,由紧到松,使力由脚“传递”到手的过程,那就是“由脚而腿而腰”和“形于手指”。

  完整一气概括了体内的汇聚和传递的全过程。做法是脚蹬地、伸腿、长腰、竖脊、悬颈、消肩、展臂、直腕、弹指,全身完整一气,把劲发出体外。

  发劲过程

  一个完整的发劲过程必须经过四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阶段。

  1、“听”劲明力阶段

  全身放松,跟随对方运动,以探对方劲路。

  2、引探虚实阶段

  用沾、粘法引长对方劲路,以引出对方的整劲。

看了“太极推手与摔跤”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打手”与“推手”

2.吴式太极推手教学

3.太极拳推手的重要技法

4.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5.太极推手的“不顶”“不丢”

6.太极推手赛场上的战术运用

7.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

8.陈氏太极拳推手劲法的练习

96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