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松柔的表现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松柔是太极拳的根本,练太极拳不可不柔,只有松得尽柔如绵,方显太极真功夫。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松柔的表现。欢迎阅读!

  太极拳松柔的表现

  首先,从意念上来讲,思想要放松,只有大脑中枢神经充分放松了,肢体、内脏等,全身处处才有松柔的可能,这是松柔的最主要的前提。

  第二,从动作的静态来讲,太极拳要求是要稳,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屈膝圆裆和泛臀等等。

  以上动作,经常被提及,需要大家熟练的掌握它们的练法。

  这些要领,实质上反映了身体各处自然放松、自然松沉,从而形成了上下一条线,上虚下实的姿势。

  这个姿势,贯穿于动作的全过程,无时无处都不能被破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动作动态中的静态,在动作中要自始至终,保持这个静态。这就运用了物理学中的重心稳定原理。

  这一原理是说,在动作步法转换的过程中,人体重心始终要落在底盘之中,人体才能稳定。

  因此,当提腿迈步或退步的时候,重心仍要控制在支撑腿上,当迈步或后退的脚跟或脚尖着地时,重心才能缓缓移动,这样迈出或后退的腿,就能放松、轻灵,体现出“迈步如猫行”。

  同时,由于身体稳定,整个身体才能自然松沉。所以重心稳定原理,是保证静态,达到放松的重要条件。

  第三,从动作的形态来讲,要求要圆,就是在腰脊的带动下,螺旋运转,决无直来直去。

  很多人都有这样体会,沿着一条直线跑步到时候,要是突然改变了跑步的方向,就需要较大的力。

  要是沿圆弧改变跑步的方向,就感到很容易,省力的多。

  也就是说,在圆弧运动中改变方向惯性力容易克服重力,省力,放松和柔和。

  第四,从动作的速度上来讲要缓慢便于放松。

  第五,从动作的用力程度上来讲,要求要轻。太极拳不可能不用一点肌肉的收缩力,要是不用一点力的话,动作就无法维持。

  但是,动作中要用的力,只是用来克服各肢体的重力,而保证动作的运行,不至于用多余的力,这样用力轻,从而达到松柔。

  太极拳的基本功松柔

  松柔是太极拳的基本功,初学太极拳要求做到松柔,到了高级阶段仍是松柔,离开松柔,便失去了练拳的意义。

  于外是在意念的虚领下节节松开;于内是五脏六腑之安舒、经络气血之通畅,毫无死硬僵固之意。松而不散,松而不乱,松中有意气穿领。太极拳所有的基本功法和圆活、轻灵、浑厚的状态,以及知觉功夫和内劲功夫,都离不开“松”和“柔”。

  有些人认为不用力就是松,这是不准确的。松是指精神上和形体上全面、彻底的放松,达到“松净”状态,不存半点拙力笨劲。松的境界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否则适得其反。

  放松是一个无限升华的过程,可见松是无止境的,人在练功前,关节僵硬,拙力恒生,很难放松,即使有了一定的功夫,也没有真正的做到松的要领。

  如对敌之时,或因急于求胜,心浮气躁,在动作上强压于人;或因怕处于被动,强拔硬挺,就会出现“顶牛”现象。松柔功夫高深者对敌时能随屈就伸,做到“舍己从人”。

  有些人教拳或学拳,一开始就从“用”入手,实属不当。正确的练法应当从“松”入手,自始至终,在每招每式中悉心体会“松”的感觉。这种练法虽然在某一阶段看起来进步很慢,但这才是真正太极功夫的开始。

  相反,不正确的练法会把人引向歧途,以致于“学拳容易改拳难”。松则灵,松得越好,灵敏度越高,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同时,只有“松”得好,才能“沉”得好。

  现代人练习松柔的好处非常多,当今,人们的死亡率为什么那么高,就是因为长期的压抑自己,练太极拳松柔可缓解精神疲劳。

  若有邪横硬力未除,则会出现凹凸、断续之病,消减太极内力的发挥。有些人认为,“松”只有“化”的功能,这是不全面的。“松”不仅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发”的必备要素。

  旧时用人力打夯,几人同时用力将夯高高举起,然后用全身之力带动手臂往下松抖,类似拳法上的松肩坠肘,以丹田之气发生催力,贯于夯体,其冲击效果远远大于用手机械地将夯体硬压下去。

  在“松”的基础上,通过内在意识统领,使整体协调一致,便可产生“柔”劲,犹如竹条,根根纤维将其他组织均匀地串联起来,使其整体富有良好的弹性。

  所以说,真正太极功夫上的“松”和“柔”,是在内意引领和内力灌充下的“松”和“柔”,无丝毫滞重,无刹那间断,外观如行云流水,内察却柔韧刚强。

看了“太极拳松柔的表现”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松柔”与“坚刚”的关系

2.太极拳松柔训练

3.太极拳松垮的见解

4.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5.太极拳的松活弹抖

6.太极拳的松沉劲的解析

7.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含义

97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