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武学大家傅剑秋和《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是1933年傅剑秋受李景林生前之推荐,应楮桂亭之邀,携子傅少侠,任江苏省保安大队武术教官时,与楮桂亭合编的一套形意拳教材,教材名为《国术教范》,封面书名由保安大队项致庄处长题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学大家傅剑秋和《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欢迎阅读!

  武学大家傅剑秋和《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

  傅剑秋(1880年-1956年)原名长荣,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人。自幼演习武功,初随尚会川学少林拳术,后从形意拳师申万林习内家拳。1908年,拜李存义为师,溶形意、八卦、太极等武功于一身。学成后回芦台镇设馆传艺。

  《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是1933年傅剑秋受李景林生前之推荐,应楮桂亭之邀,携子傅少侠,任江苏省保安大队武术教官时,与楮桂亭合编的一套形意拳教材,教材名为《国术教范》,封面书名由保安大队项致庄处长题写。此教材包括形意拳的“五形拳”、“连环拳”、“八式拳”和“形意刺枪术”、“形意劈刀术”。传授时先由连、排级干部习练,之后学习毕业的干部派到各连队再施教(这套《国术教范》是目前唯一可以证明我国军队在1933年就开始用形意拳来训练当时我国的军队文字性资料,此教材巳由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收藏)。此后江苏保安队的官兵统一用“形意刺枪术”和“形意劈刀术”训练。1937年“八一三”上海扰战时,保安队官兵与日寇殊死战斗数月,形意刺枪术和形意劈刀术在肉搏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以下为《国术教范》中所收的“形意刺枪术”和“形意劈刀术”原文(编者按:下文多处似有讹误,不知是原文当年排版错误抑或是作者录入时的差错,因无原著对照,除明显错误在文后括号中标明外,一般都按来稿原文照登,留待有识者日后订正。另外,原文所用标点习惯,与现时颇有不同,为方便阅读,编者略做了一些改动,特此说明)。

  形意刺枪术

  第一节刺枪说明

  刺枪术分两种,一是用步枪,为磨练腕力,预备冲锋,实际应用;一是用木枪,为素常比成绩优劣。而两种之中,内分四项,曰突刺,曰滑刺,曰对刺,曰乱刺。突刺者,用步枪,按其动作,直接直入,有进无退,旁若无人,以消灭敌人为目的;滑刺者,亦用步枪,按其动作,忽进忽退,连贯缠绵,使敌人无缝可乘;对刺者,用木枪,固定动作,二人相互进退演习,为养成手疾眼快之能度,但不许出规定动作之范围;乱刺者,亦用木枪,二人角抵,有一定之形,无一定之式,按所学动作随意变通,格斗,考察二人的成绩而定优劣,但必须披戴面具,以防危险。

  二、本劈刺教程为求速成起见,特将用途、动作,混成一说,一则省去笔墨,简而易学,二则引起学者之兴趣,故先下想定敌人刺我之方向及部位,以为练习动作之标准,而为教着之捷监。

  第二节 预备用枪姿势与动作说明

  各刺枪与预备用枪以前,如力正(“力正”当作“立正”)半面向友(“向友”当作“向右”)转诸动作,俱按现实操典所规定实施之,然后如预备练习刺枪时,即下预备用枪之口令,口令下达法即喊预备用枪(一二三),此后既成用枪姿势,但练习纯熟,即免(一二三)之分解口令,即喊预备用枪可也。兹将各种动作姿势分述如下:

  由半身向右转,听预备用枪数之口令,头向正面,直对敌人;右手将枪提起,使手与肩平枪面向右垂直,同时左手握标尺之下,两肘紧贴两肋。

  由一动右臂顺枪下垂,手轻握枪胫。

  由二动姿势左足踏出前方之半步,体重平均,托与两足之上;两膝皆曲,下节成水平,使刺刀尖直向敌之腿部,兴(“兴”当作“与”)水平线15度许高,体重点平落于腰下,保持自然姿势,目势(“势”当作“视”)敌人。

  突刺由开始姿势欲变为突刺姿势,须下如左之口令。口令。

  第三节 突刺

  第一段第一动,闻突刺一字,既假想敌人向我面部刺来。我将左手向上卷腕,前手在胸,与口相对,后手紧贴右胯尖。卷腕时身向前就,使左肩兴(“兴”作“与”)枪成一线,同时蹬右足借地弹力催左足欲刺敌喉咙。

  第二动上身幸枪手,均紧贴上身不动,仍竭力蹬右足向前催左足,相约二尺,右腿宜曲,此为步刺。

  第三动想定敌人向我胸部突刺,我即卷前腕,两手向右上方枪端平,向右一领,将敌械领于右前方,同时进右足,横落。

  第四动进左足,右足跟半步,两足相靠,作崩枪式;同时两手持枪端平,向敌腹部前刺。

  第二段第一动假想敌人向我胸部突刺,我即翻左手,使枪尖由上斜向下插,迅速向右前方迎播,同时左足进一步,右足随跟至左足前,两手皆反与右前足成一线,前手伸直,与脐对,右肘弯曲在额前,枪身作斜坡形。

  第二动将枪由右至左,前手绕半圈(约一百八十度),枪身平,前手至左膝盖为度,同时进左足,两手力均,目视敌人。

  第三动与第一段第三动同,但进右足时距离相大。

  第四动与第一段第四动同

  第三段

  第一动假想敌人向我右胸部突刺,我用猛力向右前方,跳半步面向右前方,怒视同时将枪后把向左下方推拨,前手向右上方推拨,用劲使刺刀向上,正对敌胸部,枪身坐斜坡式,与水平线约成四十五度。

  第二动先进右足,猛提左足,后手将枪向外推,使枪把向前,机簧想(“想”当作“向”)上,刺刀向后,两肘紧贴两肋,成铁拐子式。

  第三动左足大向前踏(约一米左右),两肘垂直两足相距约二尺向敌劈去,枪面想(“想”当作“向”)右。

  第四动先将左足向后稍提,即蹬右足,同时两手皆翻,前手高与肩齐后好手过顶,猛力向前刺敌之上部,成顺式炮枪。

  第四节 滑刺

  第一动此动亦由预备用枪起,假想敌人向我胸部刺来,左手使枪由左向下至右,作圆圈形(中经三十五生地),同时左足前进一步,右手用力使枪前刺,右足随之蹬地落前足踵处,成崩枪式,使枪与胸顺对,枪面向右(六米粒八枪面向上)名日崩枪。

  第二动假想敌枪向我左肩刺来,左手使枪刺由上至左作圆圈形,将敌枪缠领与右前方,同时右足急后退一步,左足跟至右腿后,成倒踏步(即俗云剪子股式),左手使枪尖距地约二十五生地,枪身成斜坡形,右手紧贴右胯骨附近,名日退步劈枪。

  第三动右足用力前进一步,左足随之蹬地趁之前足后约半尺,同时左手用活掌枪底托于小腹顶劲,使刺刀刃向右,直对敌心突刺,名日顺式崩枪。

  第四动假想敌枪向我脐右部刺来,将左足用力向后退一步,族稍横,右足随之顺退,同时两手使枪直向下抽,刺刀与脐齐,将敌枪压于我之枪下,急作第五动。

  第五动均与第三动同,惟乘抽枪式进步时将枪两手托住,左足用力蹬大步,而枪尖自然对敌腹部,称之步刺。此二式虽用途奇妙,然非有腕力、气力不能练习。

  第六动假想敌对我胸刺,即以左手使枪尖由上斜下插,迅速向右前方迎拨,同时左足前进一大步,右步随跟至左足前,左手阳腕右拨,手眼与足成一直线,左手与脐齐,右手随左手向外反腕,举至右额前,使枪身向敌成斜坡形,刺刀刃向前,称之炮枪式。

  第七动均与第二式同,惟左足随之退至右足前,成劈枪式,如八字形,两足相距约四十生地,称之退步横枪。

  第八动假想敌枪向我左肋刺来,两手用枪,前手高后手低,同时向左拨,横向上钻劲,左足急进右足趁之,使枪身与左肘紧贴,刀尖斜对敌面,将敌枪绕出左边,称之钻枪式。

  第九动假想敌枪向我小腹刺来,乘势两手提枪尖向下,抬左足,右足大进一步,将敌枪领于右前方,同时落左足趁其不备亦刺敌小腹(俗名迎风划挑)。

  第十动 与第一动同

  第十一动假想敌向我背来刺,则左足向右前方进一大步,两手使枪由上旋后,同时由右后转,而枪旋作弧形,成一百八十度向敌前手劈去(俗称脱身换影)。

  形意劈刀术

  第一节 劈刀初步要责

  今所述劈刀术,以五形拳为基础,即劈、钻、崩、炮、横五式是也,其姿势简单,易于学习,劈刀之奥妙之要诀,不外乎手剪腕劈刺击撩等法。此刀不取姿势之美观,但求实际之应用,故多取藏腕式(译名藏刀式),使敌我者,无所施其技也。

  第二节 操刀法

  由立正抱刀姿势,欲变为开式姿势,先令练者半面向右转,再下预备用刀之口令,其口令下达法,既喊预备用刀数一二,但练熟时即将一二之分解动作免去,就含预备用刀之口令,其动作分述如下。

  第一动闻一字时,即双手紧握刀柄,右动手紧握刀柄前部,左手轻握刀柄前节,两臂下垂,气宜沉降,两手紧贴右腹下。

  第二动闻二字时,使刀尖前倾,兴(“兴”当作“与”)水平线高出45度,目视刀尖,但在刀尖前顷时,左足同时前踏右足后撑,兴劈刀姿势,名日藏刀式。

  第三节 连环劈刀

  第一动由开式之姿势,左足梢向前移,右脚跟进至右径(“径”当作“胫”)兴(“兴”当作“与”)左踵相靠,但在两足前移时,同时将刀尖由右前面向下绕一小圈,急向敌中部刺其腹,上体仍属正直,移前膝弯曲,如崩拳式。

  第二动由一动之姿势,右腿向右后方斜退一步足横落地,左腿亦随之大退一步,足斜落,两足相距一尺,但右腿退时刀仍保持原式,至左足将落地将刀猛撤,下按至膝。

  第三动由二动之势,右腿前进,同时将刀尖右下掉向后方,使刀成轮形从头顶劈下,右腿要弓,左足稍跟进,落为撑式。

  第四动由第三动之姿势,刀往后撤,上身后移,继而右足前移,同时使刀直想(“想”当作“向”)前刺,随同左腿前跟,将足脖径(“径”当作“胫”),贴靠于右膝后,右腿稍曲。

  第五动由第四动左足向后退出一步(梢偏左),继而右足撤退,踏落于左足足前约半步处,随澈(“澈”当作“撤”)刀至背后,从下向上抡刀做圆形,顺刀劈下(刀尖下垂,兴【“兴”当作“与”】水平线约成二十五度),则左足以提起,足尖直垂,脚底近右膝约半寸许。

  第六动由五动之姿势,左足出半不步,右足相继踏落于左足之前,其步前弓后撑,身稍前迎,但左足前落式时既将刀柄掉向前方,贴住左臂,使刀尖由下而上将刀炮出,刃朝上尖稍低,两臂支出也。

  第七动由第六动姿势,右腿退于左脚后,约大半步,同时将刀向右横出,继而左足后退,至右足后约一尺处,将刀则已澈(“澈”当作“撤”)回,其姿势与第二动同。

  第八动由七动左足大步向前进,右足稍跟,但左足前进时,同时使刀向上撩,亦抡作圆环刀,将刀撩出刀刃向上,其步法前弓后撑,身稍前迎。

  第九动由八动之姿势,左足咯(“咯”当作“略”)向前移,右足同时提起,向前横落,但于左足向前移时,即使刀由下向上抡为车轮形,待右足一落刀亦同时劈下,两臂垂直,刀柄靠于小腹,刀成水平。

  第十动由九动之式,右足稍向前移,左足急向前趟出,右足前跟,至右径(“径”当作“胫”)兴(“兴”当作“与”)左踵想(“想”当作“向”)靠,但右足前移时即将刀尖右前方,向下绕一小圈,急向敌中部刺去,此动之式与一动相同。

  第十一动,由十动,如拟向后转(即喊向后——转),其步法则与崩拳连环拳同,刀则由上面下坐一个大环行,转身劈下,落成姿势与第九动同。

看了“武学大家傅剑秋和《形意刺枪术》与《形意劈刀术》”文章的人还看了:

1.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

2.形意拳的训练方式

3.中国传统文化对形意拳有哪些影响

4.形意拳体系的介绍

5.形意拳的拳法体系简述

86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