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 > 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养猪产业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猪舍环境卫生与猪的品质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在猪饲养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危害整个猪群,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篇1

  浅论猪螨虫病的诊治

  螨病俗称疥廯、癞,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 管理用具间接接触等而引起感染[1]。此外,猪舍阴暗、潮湿、 环境不卫生及猪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和传播,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该病蔓延最快。现将猪螨虫的诊治 总结 如下。

  1发病因素

  会宁县一养猪户杨某于2009年10月从市场购入仔猪30头, 计划用来育肥。因购入的仔猪中部分患有皮肤病,故经饲养一段时间后80%的仔猪感染皮肤病。其原因是仔猪购入后没有进行隔离治疗,加上仔猪放入多年未使用的栏舍,栏舍未彻底消毒,栏舍内存在霉菌是加剧皮肤病严重感染的另一原因。采用敌百虫喷雾治疗及废机油涂擦患部,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笔者采用见虫净内服、除癞灵外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5%以上。

  2临床症状

  皮肤病通常由头部开始,常发生在眼圈、颊部和耳朵等部位,严重时不但可蔓延至腹部和四肢,甚至可蔓延至全身。病猪精神沉郁,厌食,皮肤发红,痒感剧烈,时常背部及身体靠近围墙栏柱搔痒[2]。皮毛矗立,呈灰白色,逐步变成红褐色斑块,有浆液性或黏性液渗出,有时患部因摩擦而出血,继而体毛脱落,皮肤粗糙肥厚。病程延长,皮肤呈黑色,有腥臭味,体温一般正常,个别猪体温升高至40 ℃。

  3实验室检查

  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病料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体物大部分被溶解后,静置20 min。在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可查到疥螨的幼虫和虫卵。先剪去患病猪被毛,再用外科刀刮取患部与健康部位交界处的皮肤刮取物,将刮取的病料置于玻璃器皿中,器皿再置于黑布上,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移动的灰白色小虫体,即确诊为猪疥螨虫感染。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疥螨虫感染。采取患部痂皮,镜检有无虫体可确诊为该病。

  4治疗

  一是用见虫净(阿维菌素)0.3 mg/kg体重,7 d后再用1次。二是用西药除嫩灵(中德合资)每10 mL加水3~5 kg,喷雾或药浴,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用3~7次可治愈。对严重病例及发热的猪,要给予配合抗生素治疗(青霉素、地塞米松)。同时,用5%的烧碱彻底消毒圈舍,1次/d。这些措施均能有效防治猪螨虫病。

  5预防

  搞好猪舍卫生 工作,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引进猪时,应隔离观察,防止引进患螨病病猪。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蔓延。在治疗病猪的同时, 应用消毒药,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猪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猪舍内饲养。

  6小结

  (1)猪疥螨虫肉眼不易看见,虫体钻入猪皮肤表皮挖凿隧道,并在其内发育繁殖。猪疥螨虫病主要是由于患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虫及其虫卵感染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感染,也可能会由饲养人员的工作服及手传播病原。螨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及秋末冬初,此时,阳光照射不足,猪被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圈舍潮湿、猪体卫生状况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最适合螨虫的发育及繁殖。该猪场于10月发病,主要是由于猪厂缺乏 科学 的管理制度,猪舍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及病初未及时治疗等原因造成的。  (2)选用伊维菌素预混剂 治疗 发病猪。其药理作用为通过促进虫体的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氯离子的通道,增强神经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导致虫体死亡[3]。伊维菌素主要作用于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3)为有效防治猪疥螨虫的发生,平时猪圈应保持干燥,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经常刷拭猪体,猪群不可拥挤,并定期消毒栏舍[4]。新购进的猪应仔细检查,经鉴定无病时,方可合群饲养,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4)猪疥螨病对猪场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仔猪,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 经济 损失。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在阴暗潮湿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在出现螨虫后,用一些普通驱虫药效果都不会太理想。种猪是猪场寄生虫病的带虫者和重要的传染源,该病可以通过精液传播给所有与其交配的母猪,然后母猪通过胎盘传播给仔猪。因此,应该在种猪配种前15 d对其进行投药预防或治疗,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5)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不如一般病明显,主要是生产性能上的损失,如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但隐性的损失较为惊人,如导致母猪繁殖障碍,传播血液感染性疾病,尤其还可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重要措施,在目前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药物有:伊维菌素及新型的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复方驱虫药(如威远金伊维),猪场应该选用新型、广谱、高效、低毒,且同时可以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在治疗疥螨病时,除了用以上药物外,还应在猪的体表喷一些药物。母猪应在配种前、产前15 d各驱虫1次,连用7 d。也可以皮下注射金伊维或爱普利(国家二类新兽药)。驱虫药对疥螨并非立即见效,一般在驱虫后15 d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在驱虫的同时一定要对猪群和猪舍的内外进行消毒,减少该病发生的诱因。

  7 参考 文献

  [1] 钱国成.毛皮动物常见寄生虫病(6)[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4):19-21.

  [2] 蒋贵林,柴自强,邓祎频.猪螨虫病及其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5(1).40-42.

  [3] 王会林,程玮,沈学文,等.中药小兰杜治疗猪螨虫效果观察[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6):34-35.

  [4] 聂新生.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制[J].吉林畜牧兽医,2005(8):59.

  畜牧兽医猪毕业论文篇2

  浅谈秋季常见猪病防治方法

  秋季气候多变,易诱导猪只发病,如果预防不及时,会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 经济损失。现就秋季猪多发的几种常见病作简要介绍,以方便广大养殖户有针对性地强化饲养 管理,做好预防 工作。

  1猪瘟

  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致使注射过猪瘟疫苗也发瘟。但近年来 临床上见到的猪瘟以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以往猪瘟的许多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已不多见。因此,误诊现象十分普遍[1]。如果母猪未注射过猪瘟疫苗(单联苗、二联苗或三联苗),哺乳期仔猪很可能发生无名高热、便秘、皮肤发绀、喝脏水、食欲时好时坏、后期下痢;母猪注射过猪瘟疫苗时,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如果仔猪出生后6周以内注射疫苗,反倒会因母源抗体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待以后长到小猪、架子猪、肥育猪时,就有可能发生非典型猪瘟。

  治疗猪瘟没有特效药物,一般在发病初期 应用大剂量的猪瘟高免血清,同时肌注抗生素药物如先锋霉素,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清开灵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后期疗效不明显。也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即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最好是脾淋苗)肌肉注射,强度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2]。猪瘟高发地区或猪场实行提前免疫,即初生仔猪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头份,2~3 h后再哺乳;双月龄时二免,50~60 d注射疫苗4头份,即可终身获得强免疫力。

  2 感冒

  猪感冒是由于对猪的管理不当,或者遇到寒气的突然袭击,秋季未注意防寒保温等所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且多发生于气温骤变的季节,但没有传染性。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末梢部分发凉或皮温不整,流泪,流清鼻涕,以后转为浓稠鼻涕,呼吸增快,严重者畏寒怕冷,不愿行走等,可继发支气管肺炎。

  猪流感是由于猪流感病毒所引起,有传染性,常全群同时感染,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病猪体温升高40 ℃以上,有时高达42 ℃。眼鼻常流出黏性分泌物,鼻液有时带有血色,常呼吸急促,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夹杂有间断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粪便干硬,也常见肌肉和关节疼痛、喜卧,多头猪挤在一起[3]。猪流感的特点是来势突然,大群发生,症状较重,但病程短,多数猪在1周之内恢复,少数猪发生继发性感染,出现大叶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而致死。解剖病死的猪,发现病变以呼吸器官为主,可见上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出血,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或杂有血液。在肺的心叶、尖叶和中间叶出现鲜牛肉状病变,呈紫红色,多呈不规则对称。肺病区膨胀不全,塌陷,周围肺 组织发生气肿(外观呈苍白色)。肺门、纵膈淋巴结水肿、充血。

  无论猪的感冒还是流感,都会成为许多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般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氨基比林、30%安乃近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继发感染,在临床中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或泰乐菌素在治疗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效果明显,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兽医疗法以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原则,可添用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3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0 ℃,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4]。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该病易继发其他疾病,所以应及时治疗。可用血虫净(贝尼尔)、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土霉素在治疗混合感染时效果不错。

  4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

  其是一种引起以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病猪表现为食欲减退,发热至40.5~41.0 ℃,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运动失调、转圈;公猪缺乏性欲;哺乳猪出生时出现弱胎、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势,呼吸困难,眼结膜水肿,个别仔猪出现震颤;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持续性厌食、沉郁、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充血,耳、腹下、后腿等部位发紫。

  治疗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依靠疫苗预防。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发病。治疗上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为原则。在发病的第1个月,可用抗生素和抗病毒中药类全群拌料治疗妊娠母猪,减少发热,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以补充VE和微量元素Se,延长妊娠期,防止流产的发生;如果育成猪和母猪的采食量减少,应喂高能量的食料;新生仔猪出现腹泻时,应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补充电解质,加喂葡萄糖增强体质。

  5猪链球菌病

  继发混合感染多在猪感冒后出现。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 ℃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2 d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样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 d内死亡。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用法混乱,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败血型死亡快,死亡率高,用药一般效果不明显;关节型肌注15 mg/kg·体重强效阿莫西林、2.5 mg/kg·体重2.5%恩诺沙星,1次/d,连用3 d,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如注射技术准确,也可关节腔注射,效果比较明显。对发病猪场要对病猪污染的栏圈、场地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并对整个猪场全面消毒。

  6弓形体病

  猪的弓形体病前几年很难在临床上见到,成流行性发作更为少见。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似流感,体温升高到40.5~42.0 ℃,稽留热,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弓形体容易与附红细胞体病混淆,一般要在实验室诊断,治疗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7伪狂犬病

  临床多发,诊断困难,临床上有下列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耳、腹下、尾等处有紫斑;有的拌有嘴角瘙痒。神经症状出现后1~2 d内死亡,仔猪死亡率可达100%。若发病6 d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则有恢复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瞎眼、偏瘫、发育障碍等。青年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较幼猪轻,病死率较低,病程约4~8 d。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倦怠、精神沉郁、便秘、食欲不振。数日即恢复正常,很少见到神经症状。怀孕母猪于受胎40 d后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及延迟分娩等现象。怀孕后期感染的则产出木乃伊胎,也有活产胎儿,但胎儿常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一般1周内死亡。母猪流产前后,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该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以疫苗接种免疫来控制发生。紧急情况下用免疫血清注射可使死亡率降低。但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效果不大,可 应用治疗脑炎的药物对症治疗。

  8参考文献

  [1] 陈健雄.2010年猪病流行趋势及控制策略[J].养猪,2010(2):76-79.

  [2] 熊诗国,金光明.南陵县夏季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40-141.

  [3] 李淑霞.近年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3):69.

  [4] 李连任.秋季猪病多 抓紧来防治[J].北京 农业,2005(9):26-27.

猜你喜欢:

3084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