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的开紧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初学太极拳需要注意哪些东西呢?初学要几圈必须要放得开,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的开紧。供您阅读!

  太极拳的开紧

  初学太极拳拳架须求开展,只有开展才能舒筋拔骨,才能学到标准的拳架;通过标准拳架的学习,一个月即可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脱胎换骨”期间(约一周左右),全身乏力,茶饭不思,昏昏欲睡,犹如得重病一般。坚持锻炼,一周过后即变得生龙活虎,吃饭倍香。


太极拳的开紧

  开始习拳只能求形、求松、求柔,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扎马步练根基,我不提倡。那不是练太极拳,那是在练外家拳。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要求松柔,既然要求松柔,为什么要求颈松、肩松、臂松就不要求腰松、腿松呢?扎马步是死功夫,而太极拳是要求将人练活的,要求脑活、筋骨活、皮肤神经活,要求全身活。至于根基,练拳千遍,意气下沉,自然而然就脚下生根了。这种稳就像一块磐石经过长时间雨水冲刷沉淀,突破浮土扎根地壳硬层的稳,而非用混泥土浇铸于浮土表层的稳。扎马步等于把下身扎死了,“稳”的见效速度快,但那是以下身的“死”做代价换来的。所以习拳开始要求全身放松,每个动作以做到自身合适为最佳。第一阶段的意识就用在全身放松、舒筋拔骨、连绵不断和圆活上。

  等到拳架熟练,全身松得下来,打拳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无角无滞,即可放弃手脚意识,从以手打拳向以身打拳方向转变。因为太极拳要练的不仅仅是手脚的化解、发劲能力,更主要练主身杆的运化、抗击打及发劲能力。练主身杆的运化发劲能力的意气起于“内核圈”发于“内核圈”,以最终达到不要手脚,仅凭身体就可以将攻击自身的力量化于无形;并以身体几寸的运动范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当你在打拳的过程中用意识去掉手脚时,你手脚的舒展度自然就缩小了,越练就会变得越看不到手脚的运动,这就是从开展到紧凑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千万遍的练习是不可能见功效的。

  当你一直以身体行拳,慢慢地就会练成“内核圈”,逐渐地,“内核圈”将成为你力量的源泉,如何让你的力量源泉爆发出来,就得练习向外开展,通过向外开展,这个圈越来越大,形成以手脚、武器范围内的“内护圈”以及意识波及越来越广的“感应圈”。这样就算是练成太极功夫了。

看了“太极拳的开紧”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的十二种松胯状态

2.太极拳松垮的见解

3.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太极拳

4.初学太极拳的注意点

5.太极拳通体松软论

6.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

7.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内涵

8.练习太极拳之难

9.太极拳的形、法、功

10.对太极拳认识的误区

太极拳的开紧

初学太极拳需要注意哪些东西呢?初学要几圈必须要放得开,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的开紧。供您阅读! 太极拳的开紧 初学太极拳拳架须求开展,只有开展才能舒筋拔骨,才能学到标准的拳架;通过标准拳架的学习,一个月即可达到脱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1046